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广饶新闻 > 正文

细说变化看广饶

来源:大众日报 2015-09-28 13:39   https://www.yybnet.net/
□武荣德报道大码头镇东河口村村民在“四德榜”前看四德人物评选情况.。□本报记者魏东李明

本报通讯员钟文峰

初秋时节,漫步广饶乡村,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村内房屋粉刷一新,乡村文化异彩纷呈,处处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广饶农村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在的农村和城市没啥两样!”村民们发出由衷的感叹。

小村庄一月建起15座石桥

9月21日,广饶县稻庄镇南塔村南头,不时有满载土方的运输车来来往往,平平稳稳地经过新建成的石桥,拐两个弯就到了村北头,在以前,可要绕上大半个村子。“年后,俺村一个来月就建起了15座桥,把南北的小胡同都连起来了,出来进去再不用绕圈了!”走在畅通的村路上,村民们交口称赞。

南塔村有两条东西走向的水湾横贯村庄,把村中心和南北两头一分为三。前年村里硬化了小巷,从东到西20多条南北巷子硬是被水湾给分成了三截,村民们从湾南到湾北串个门,要么绕个大圈子,要么涉湾过去。

借着乡村文明行动的“春风”,南塔村下决心打通两条水湾,修建环绕村庄的护村河,在湾上建15座桥,贯通村里南北交通。说干就干,县里补一块、镇上拿一块、村里筹一块,资金问题解决了。建石桥、修护栏、绿化两岸,仅过了一个多月,15座崭新的石桥修建完成。随后,南塔村又修建了环村水系,原来村民口中“烦人的臭水沟”摇身变为“景观湿地”。

南塔村的变化是广饶县开展乡村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广饶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翠秀说:“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决不是搞花架子,而是切实从老百姓的急难怨盼抓起,从村情实际出发,让老百姓感受到乡村文明行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今年,广饶县围绕建设“民富、村美、风正、人和”新乡村目标,打好清脏治乱集中行动、城乡环卫一体化扩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组合拳”,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县517个村开展了环境整治,新建1200余个农村无公害化厕所,建设乡村文明示范片区25个,40余万群众从中受益。

3年不辍编纂“四德榜”

走进陈官乡斜里村,村委会文书张子初正忙活着往村里的“四德榜”上填写着内容。正是这个“四德榜”,让斜里村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正能量蔚然成风。

以前,斜里村穷得叮当响,不孝敬老人的多,打架斗殴的多,邻里因为鸡毛蒜皮吵嘴打架的多。怎样才能刹住村里的歪风?3年前,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乃升没少动心思。2010年,村民张侠干完农活回家路过村口时,遇上一个外地卖苹果的三轮车侧翻,商贩被压车底下,情况危急。张侠立即拨打了120,并招呼几个村民一起将商贩从车内救了出来。后来,商贩的家人给张侠送来一面锦旗,敲锣打鼓地送到了张侠家,在村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集体、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就是爱;帮助别人、孝敬老人就是德。”受此启发,张乃升决定编纂“四德榜”,记录村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孝老敬亲等事迹,并每天两次在大喇叭里表扬,到现在已经坚持了3年。

事无大小,只要真善美,就要大力弘扬。钟秀兰多年孝敬照顾婆婆,是村民公认的好媳妇,写入孝德榜;张兴国开了一家商店,商品质优价廉,童叟无欺,写入诚德榜;张平均多次无偿献血,挽救他人生命,写入爱德榜。

“四德榜”在村民中的影响不言而喻。30年如一日伺候婆婆,一直到老人103岁高寿的好媳妇董青兰说:“自打俺村有了‘四德榜\’,谁不在上面露露名儿,不仅脸上不光彩,恐怕儿子都寻不上媳妇,姑娘都没人保媒。”

如今,“四德榜”每个月更新一次,一直张贴在村里的显眼位置。现在的斜里村,电动车不加锁,门市不安卷闸门,大街上不见垃圾,孤寡老人有人管,遇上难处有人帮。村里最忙的是文艺宣传队,三天两头就赶排新节目;最清闲的是民调员,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的良好村风,让民调员变清闲了。

像斜里村一样,广饶县有近500个村居、社区都建起了善行义举“四德榜”,上面的“明星”都是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2013年以来,该县先后有40余人入围“中国好人”、“山东好人”、“东营市道德模范”的评选。

移风易俗一户能省万元

广饶县南陈官村陈英敏老人前不久去世,儿女只是简单地举行了一个仪式,当天火化后下葬,前后仅用了2000多元。这么简单的安葬放在以前可是被村民笑话的,然而却成了街坊邻里学习的“样板”。

“老陈病重期间,人家儿女都忙前忙后,天天为其煎药、熬汤,不厌其烦地照顾父亲,这些大伙儿都看在眼里,这才是好儿女,葬礼就是个形式而已,越简单越好。”南陈官村党支部书记陈曰光说。

自2011年起,该村在村规民约里对红白喜事移风易俗工作做了明确规定:不扎灵棚,不出灵车,不吹喇叭,不摆馒头祭,一切旧风俗、礼仪全免,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仅用胸前佩戴白花的方式寄托哀思。为了鼓励村民执行规定,凡是丧事不用吹鼓手,火化后不进家直接安葬的,村集体将补助殡葬费1000元。

同样,红喜也省略不少程序,提倡一切从简。“可别小看这红白喜事费用,开支可不小。以前,办丧事花费大,家里条件好的花三五万元,条件差点的也要一两万元。现在提倡简办,只需花费3000元左右,一户就能省1万元左右,减少了铺张浪费,也改变了村风和民风。”陈曰光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广饶县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村风民俗建设的切入点,专门制定了《广饶县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放红、白事倡议书20多万份。如今,全县村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统一规范婚丧礼仪标准和流程,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新闻推荐

广饶:老戏迷家门口乐享“订单服务”

聚焦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刘云杰李建凤报道在2015年广饶县春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中,陈官镇北户村舞蹈队正在表演扇子舞。□记者魏东李明通讯员钟文峰高杜康报...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细说变化看广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