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主要特点
(一)发案范围广,领导干部、重点岗位人员涉案多。全市5个县区中有4个县区查处了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其中广饶县、利津县、垦利县农机部门主要领导均落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机补贴领域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二)多方交叉行贿、受贿,窝案、串案多。查办案件中发现,多头行贿、多头受贿普遍,往往一个受贿人对应一批行贿的农机经销商,一个经销商牵连出一批受贿人。
(三)以贿赂犯罪为主,权钱交易内容多样化。所立查的8人中6人涉及贿赂犯罪,如对违反购机程序的补贴审核放松监管,使农机经销商的违规操作能够得以实现。
(四)农机管理人员与经销商沆瀣一气,套取农机补贴。
二、案发原因分析
(一)权力过于集中。农机部门既是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部门,又是农机经销商、生产企业的监管部门,不仅对补贴资金和指标有分配权和主导权,还可以取消违法违规企业的补贴资格。农机部门掌握农机补贴实施、监管的几乎全部权力,权力过于集中易导致出现“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
(二)监督管理缺位。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审批程序操作不透明,民主监督制衡力度小,容易导致“一把手”权力滥用;外部监督乏力,有关财政部门缺乏有效监督方法和措施,只能在农机补贴资金预算范围内控制总额,且监管也局限于书面审查。
(三)审核把关不严。农机管理部门在验收环节缺乏实质性审查,往往只是走过场。
(四)违规设置帐外资金。办案发现,帐外资金的存在为职务犯罪埋下了巨大隐患。
(五)政策宣传不到位。
三、预防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源头管控。一是规范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程序,由农机部门对各项补贴资金申请资料进行初审,交同级财政部门复核,财政部门再拨付补贴。二是上级农机部门主管要定期对下级部门报送的补贴申领材料、相关统计数据等汇总分析,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为今后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由行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联合成立监督检查组,从农机补贴的申请、办理直至补贴资金的兑付进行全方位监督,采取书面审查与现场审查相结合、网上公示与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早发现和纠正问题。检察机关要严惩农机经销商的行贿犯罪,将行贿单位或个人列入行贿档案黑名单,以打击促规范。
(三)强化政策宣传力度。
(四)建立教育防范机制。
河口区人民检察院 李迎春
新闻推荐
“谢谢检察室,谢谢大家,让我们一家人今年不再挨冻……”当大王检察室工作人员将一纸证明送到井某娟手中时,井某娟一再表示感谢。这是发生在广饶县人民检察院派驻大王检察室感人的一幕。井某娟是大王...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