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裹(又名撮芯子)是明洪武二年,由山西省洪洞县传入境内。演员全都戏装打扮,一个壮汉胸间扎着丝袢,丝袢与护肩相连,护肩上插立一根直径约5厘米、高一米半左右的钢筋芯子,一孩童单脚或双脚高高站立于芯子顶端。一壮汉身旁跟随一人,手擎护叉,任务是护芯子。这样三人为一组,十组为一队,他们脚下或走8字,或兜圈子,孩童在上或踩盘子,或踩花瓶,五花八门。娃娃们在顶上动作的不断变化,既惊险又壮观,像极了杂技表演。
除了抗裹,还有龙灯和高桥表演。据了解,龙灯是清光绪年间传入境内,流行至今。龙头以木、竹、彩纸做原料制成,龙身是布制,用油漆涂画龙鳞。每条龙由13节或15节组成。参加表演者少时30人,多时60人,另有1人手持彩珠,戏龙领舞。跑动时,用锣鼓伴奏,众人协作表演滚龙、游龙等动作。精彩套路有:“二龙戏珠”、“大菊花”、“小菊花”、“龙盘柱”、“鲤鱼打挺”等。
高跷则是清光绪年间由河北省传入,流传至今。高跷队由十几人或数十人组成,演员依照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扮演成各种角色,手拿道具,足踩木跷(木跷高度40至60厘米)。演出时以锣鼓伴奏。表演形式有“跑大场”和“跑小场”,2至3人可单独表演跑小场,也可在大场中穿插进行,表演的内容多是一些戏剧性的小节目,如“打棒”、“捕鱼”、“捕蝴蝶”、“打劈叉”、“跳桌子”等。 (记者 李长莲)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3日,市人民医院孤岛医院揭牌仪式在胜利油田孤岛医院举行,这是继市人民医院与河口区人民医院、河口区中医院、利津县中心医院以及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实行联合协作以来,建成的第5家...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