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广饶新闻 > 正文

“扛裹”“龙灯”“高桥”:民俗表演的别样风情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5-11-27 13:08   https://www.yybnet.net/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东营一带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并且东营市的利津县、大王镇、龙居镇、盐窝镇被列为第四批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灯、高桥大家并不陌生,但您知道“抗裹”么?

扛裹(又名撮芯子)是明洪武二年,由山西省洪洞县传入境内。演员全都戏装打扮,一个壮汉胸间扎着丝袢,丝袢与护肩相连,护肩上插立一根直径约5厘米、高一米半左右的钢筋芯子,一孩童单脚或双脚高高站立于芯子顶端。一壮汉身旁跟随一人,手擎护叉,任务是护芯子。这样三人为一组,十组为一队,他们脚下或走8字,或兜圈子,孩童在上或踩盘子,或踩花瓶,五花八门。娃娃们在顶上动作的不断变化,既惊险又壮观,像极了杂技表演。

除了抗裹,还有龙灯和高桥表演。据了解,龙灯是清光绪年间传入境内,流行至今。龙头以木、竹、彩纸做原料制成,龙身是布制,用油漆涂画龙鳞。每条龙由13节或15节组成。参加表演者少时30人,多时60人,另有1人手持彩珠,戏龙领舞。跑动时,用锣鼓伴奏,众人协作表演滚龙、游龙等动作。精彩套路有:“二龙戏珠”、“大菊花”、“小菊花”、“龙盘柱”、“鲤鱼打挺”等。

高跷则是清光绪年间由河北省传入,流传至今。高跷队由十几人或数十人组成,演员依照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扮演成各种角色,手拿道具,足踩木跷(木跷高度40至60厘米)。演出时以锣鼓伴奏。表演形式有“跑大场”和“跑小场”,2至3人可单独表演跑小场,也可在大场中穿插进行,表演的内容多是一些戏剧性的小节目,如“打棒”、“捕鱼”、“捕蝴蝶”、“打劈叉”、“跳桌子”等。 (记者 李长莲) 

新闻推荐

全市建成8家医疗服务联合体

本报讯12月3日,市人民医院孤岛医院揭牌仪式在胜利油田孤岛医院举行,这是继市人民医院与河口区人民医院、河口区中医院、利津县中心医院以及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实行联合协作以来,建成的第5家...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扛裹”“龙灯”“高桥”:民俗表演的别样风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