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峰马庆亮高杜康李明
转调助力
抢占市场制高点
眼下,山东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5万吨/年有机氟项目已经完工,进入验收阶段。公司总经理李海涛介绍说:“我们这个项目采用世界先进工艺,通过对氟利昂进行蒸汽裂解,来制取四氟乙烯、织物整理剂等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品,广泛用于国防军工、电子电器、航天航空、化工医药等领域。”
“十二五”时期,广饶县牢牢把握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设立经济转型引导资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双向用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产业层次加速攀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近年来,广饶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抓项目增投入,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主抓手,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坚持从存量上转、从增量上调,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加工制造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坚持优势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发展,争当东营市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排头兵。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78家,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8.2%。
传统产业能否焕发生命力,关键看技术、产品能否引领消费、适应需求。五年来,广饶县坚持存量提升,增量优化,全面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引导传统主导产业主攻关键设备、先进技术和品牌创建,实施好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企业技改,并通过实施高新项目“嫁接”工程,加快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步伐,推动优势传统产业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升级。华泰纸业公司10万吨/年轻量涂布纸10号机升级改造等一批传统项目,在改造升级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为壮大新兴产业集群,积聚经济发展动力,广饶县坚持内扶外引、重点突破,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实施一批重大旗舰型项目,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膨胀新兴产业规模。2015年,全县确定实施的48个重点工业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达到20个,占项目总数的41%,倍耐特新材料公司3万吨/年高性能纤维功能布、隆鑫新型建材公司SCARA焊接机器人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接连上马,全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84家,为县域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增创了新优势。
推动产业转型,政府服务先行。为给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广饶县狠抓攻坚改革和政策创新,协同推进工商登记、行政审批等多项改革,将全县3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301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办理,实行限时办结、绿色通道等制度,简化办事手续,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借助于列入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的机遇,该县持续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增创园区化发展新优势,促进了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创新驱动
激活发展新引擎
“我们研制的这种产品,能够大幅度减少汽车尾气中PM2.5的排放,降低50%以上的尾气污染,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环保型燃油组分,开辟了国内以煤替代石油的清洁技术新途径,拥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东营市润成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司继亮介绍说。据悉,公司3万吨/年MTCD工业化示范装置在广饶县试车成功,标志着其国际领先的MTCD技术率先实现了绿色工艺与绿色产品的突破性发展。
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自主创新为发展注入原动力。五年来,广饶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生产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不断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广饶制造”向“广饶创造”转变。
研发平台是集聚科技、人才要素的重要阵地。广饶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目前已建成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大东营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五大公共科研平台,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40家,国家级5家,推介先进技术、项目370余项,与县内3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同时,该县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鼓励企业自建、联建企业加速器,重点推进长城·创新港项目建设,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仓库、办公及其它配套设施,以出售或出租等形式为入驻企业服务,可孵化中小企业50余家。
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广饶县按照基础建设、动态服务、精神物质感情合一共建的思路建立壮大专家库,着力打造县域经济“智汇谷”,入库管理的专家型人才达196名,涵盖造纸、汽配等7个领域,涉及清华大学、中科院等45个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通过大力引进、培养人才,加快培养一批高技术团队,研发一批高新技术,创造一批高科技产品,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同时,按照产业项目化、项目科技化的思路,把具有行业先进性、技术关键性、产业引领性的项目,纳入到了重点科技项目库,实施重点科技项目推进服务责任制,实现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实施一代的良性循环,共收录各类科技项目79项,总投资423亿元。
创新企业经营模式,靠大联强促进融合发展。广饶县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广实施ERP管理,重点推进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华星集团、正和集团等企业DCS、ERP等信息系统应用日益广泛,全行业基本实现了生产、安全数据实时采集和应用。整合产业、物流、金融资源,规划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突出抓好石油化工等电子交易平台,推动企业原料采购、业务洽谈、产品销售上网运营。全国首家专业轮胎电商平台——“胎大王”正式上线运行,四成以上企业介入网络营销,培育省级电子商务企业2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62.4亿元,“产电结合”逐步成为新的产业支撑和利润增长点。
美丽乡村
处处绽放文明花
漫步广饶乡村,大街小巷整洁平坦、乡村文化一派火热……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广饶农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丽新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幸福笑脸在群众的脸上尽情绽放。
对于李鹊镇北赵村保洁员刘元明来说,村里的卫生保洁任务轻松多了。“原来,村里街道坑洼不平,桩基架子满大街都是,就是想打扫干净也做不到,现在,村里的道路都硬化了,杂物全清了,亮堂多了……”刘元明说道。
近年来,广饶县本着“全方位覆盖、一体化管理、常态化运行”的原则,集中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化提升工程,将原来由镇、街道属地管理的村庄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全部纳入了县城市管理部门统一管理,通过城市环卫作业标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和覆盖,提升运行质量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在去年村内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又进行了扩面,在完成清脏治乱的基础上,把村庄周边50米内的区域纳入环卫一体化工作体系。
这个县按照农村人口每250人配备1名村级保洁员、每30名保洁员配备1名保洁班组长的标准,全县总配备村级保洁员1700余名、保洁班组长60人,村级保洁员、保洁班组长、清运驾驶员等工作人员由县城乡环境卫生处统一招录、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同时,全县配备垃圾清运车辆76辆,由县城乡环境卫生处统一调配使用,按照每65人配备1个垃圾桶的标准,全县共配发垃圾桶1万余个。
文化惠民悦动乡村。每当傍晚时分,在稻庄镇长行村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往这里聚集,踏着音乐的节拍,和着优美的旋律,村民们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个个神采飞扬、精气神十足。工作中,广饶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对经济条件好的村,鼓励安装标准灯杆,既亮化又美观;对经济基础不太好的村,依托村头路口的电线杆,进行简单粉刷作灯杆,然后装上路灯。
近年来,广饶县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县9个镇街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基本实现一村一月一场。今年,继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庄户剧团、专业团体送戏下乡,每场给予1000至2000元不等的补助,既不增加群众负担,还能为老百姓带来贴近身边的欢乐。
当前,殡葬高消费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红白事攀比风气越来越厉害,成为许多家庭经济上沉重的负担。然而,在广饶农村,丧葬理念正悄然发生变化,“既省钱又体面”已经成为现实。“以前村里有个丧事,前前后后忙活好几天,办下来花费一两万元。现在两三千元就够了,还免去了唢呐吹奏、鞭炮燃放等繁琐程序,既节约又文明。”李西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刘长学介绍说。
移风易俗树新风。为进一步加强村风民俗建设,广饶县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放红、白事倡议书20多万份。如今,全县村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统一规范婚丧礼仪标准和流程,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民生优先
幸福指数步步高
走进康居花园小区低保户刘德军家中,但见窗明几净,日常用品一应俱全。50多岁的刘德军肢体残疾已经多年,每月的低保金成了他生活的重要来源。“政府一直都非常关心像我这样的低保人员,逢年过节还给我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品,低保金也在不断增加,有政府的关心,我什么也不愁!”刘德军坚定地说。
心系群众冷暖,情注百姓福祉。五年来,广饶县坚持执政为民、发展惠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连续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补齐了短板,提升了品质,社会服务能力有效增强。围绕民生所需,每年推出一批惠民实事,涵盖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提高居民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领域,努力让广大农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在广饶县李鹊镇小张幼儿园内,新建成投用的运动场地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新的运动场地不仅有如彩虹般绚丽的塑胶跑道,而且有风车、彩色鱼、跳格子等漂亮的游戏图案,孩子们在运动场上快乐地做游戏,一张张小脸上写满幸福。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这样的宗旨,广饶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中小学校设施配备,力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十二五”时期,先后投资7亿余元,实施了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校舍建设、春苗营养厨房设备配备、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工程,在县城区着力打造教育组团,在镇街着力实施教育园区建设工程,逐步构建起“组团+园区”的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让城乡孩子同步起跑。
“家里老人年龄大了,白天在外面上班的时候没人照顾他们,总是不放心,自从有了这个幸福苑,我们去上班时,老人就来这里活动散心,中午还可以在这里吃饭休息,过得很自在。”在广饶县花官镇杨王社区农村幸福院里,村民杨培玉如是说。在该农村幸福院内配备了休息室、餐厅等场所,不少老人聚集在这里打牌、下棋、聊天,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为给老年人创造了良好的养老环境,广饶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全县已经在运营的各类养老机构达到了55家,其中公办养老院9家,村办养老院3家,农村幸福院和城市日间照料中心42处,民办养老机构1家。为优化居家养老环境,先后实施了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为城乡困难老人家庭实施安装了坐便器扶手、洗浴椅、三角手杖、无障碍餐桌和可视门铃等无障碍设施,今年共安排城乡困难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指标450户。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广饶县舍得拿出“真金白银”投向民生领域,大事小情“民生优先”,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保障范围只扩不减,让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五年来,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新闻推荐
□李明高杜康报道本报广饶讯日前,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的7名专家,对东营蒙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BYJ60-21型不压井液压蓄能车载修井机研制项目成果进行鉴定,经过...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