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其实一场场演出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有农村百姓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更有文化艺术在东营市的不断发展创新和成长。
家门口免费听戏 村民乐了
2015年11月20日,在广饶县花官镇东刘村,一场场精彩的戏剧演出接连上演。村民们三五成群在大街上听着原汁原味的戏曲,心里乐开了花。“这样的演出真不错,既有戏曲又有舞蹈,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大家伙以前除了看看电视也没啥娱乐活动,这几年感觉村里的娱乐生活丰富多了。”村里一位看戏的老人高兴地说道。
这是花官镇“进千村乐万家”送戏进村活动的一个缩影。该镇2015年送戏下村100余场,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但能在家门口看戏的不止花官镇一个乡镇。“进千村乐万家”活动覆盖了千家万户。
据悉,2015年“进千村乐万家”活动以“文化惠民 服务群众”为主题,分庄户剧团巡演和“百团千场乐万家”社会文艺团体巡演活动两个阶段,自去年3月初开始至12月底结束,开展送演出下乡进社区共10000场次,覆盖三县两区所有城乡,演出节目除了戏曲、舞蹈、歌曲等文艺展演,还有电影放映、辅导培训等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百姓的娱乐生活。
“送戏下乡”引导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村民看戏听戏,首先感受到的是热闹和娱乐。但一出电影、一部戏曲所传递和引导的价值观更值得关注。
60多岁的村民李文兰在听完经典吕剧《小姑贤》后,对于婆媳关系相处有了很深的感触。“婆婆和媳妇不能那么多计较,为点小事吵架不值,需要相互体谅才行。”同样,以展现邻里和睦相处、一家有难多方支援、如何教育孩子等主题的电影也深受百姓喜爱。语言通俗、主题简明、贴近生活,是这些作品所具备的共同特点。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也在慢慢形成。
而除了专业演员演出,一些庄户剧团的参与更是不可缺少的力量。前不久,广饶县吕剧艺术中心在巡演过程中,加入了与庄户剧团的互动,艺术中心的专业演员在演出前为庄户剧团的演员进行精心扮戏,教授化妆技巧,演出结束后,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表演和唱腔。通过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庄户剧团演员提供演出、交流和锻炼的平台,更使庄户剧团演员的表演水平得到了提升,让他们受益匪浅。目前,全市备案登记的社会文艺团体和庄户剧团达到了300多家,通过选拔成为“进千村乐万家”演出主体的有近150家,成为重要的演出力量。
给文化艺术生长更多“土壤”
官方搭台,民间参与。送演出下乡活动作为一个文化平台不仅给百姓带来了实惠,还产生了良好的连锁效应。从长期实践来看,它也有助于整合文化资源,促进剧团和演出市场的发展。
文化艺术的生长必须有群众的土壤,尤其是像吕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只有贴近群众,受到群众欢迎,艺术才会经久不衰。送演出下乡无疑给文化艺术的生长提供了更多机会。一些演出中心因为要多次参演活动,为了避免剧目重复,提高演出质量,参演剧团要不断提高演出水平和层次,在人才队伍、器材配置、剧目表演等方面不断向专业剧团看齐。同时,目前很多艺术形式面临着传承难题,能在演出当中吸引更多新鲜元素或有兴趣的人员加入,同样也是剧目演出人员所希冀和期盼的。
当然,文化艺术浸入人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东营市目前已经将组织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活动、实现“一年一村(社区)五场戏”公益服务目标列入《东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和《东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5-2017)》,制定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将活动纳入购买范围,将其作为一项文化惠民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记者 李长莲)
新闻推荐
政府补900元,农民添100元,2018年底前完成“农厕革命”16万户农民将告别百年旱厕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半边”,这说的是简陋且不卫生的农村厕所。而从2016年起,这种简陋将成为过去。日前,东营市出台《东营市农村改厕实施方案》,要求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全市16万余户农村无害化...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