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名顺
见义勇为,是他的习惯;致富思源,是他的情操;扶危济困,是他的品格。仁者情怀,大爱无边……这既是全国道德模范评审委员会给予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李学海的颁奖词,也是老百姓对李学海的真实评价。
李学海,山东义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0多年来,他先后救助各类遇险、遇难人员146名。
1992年春,李学海出发路过安丘甘泉岭的路上,遇到一男一女不幸遭遇车祸,肇事者逃逸,他当即将伤者送至安丘人民医院治疗,并支付医疗费,直到第二天早上伤者家属到院后才离去。
1993年冬,广饶县码头乡小码头村村民郑敬之在羊口镇收割芦苇时被猎人误击,伤势严重,而伤者在本地举目无亲。情况紧急,李学海闻讯后,立即筹措资金送往寿光市人民医院,并亲自陪护3天,直到找到家人、伤者脱离危险才离开。
1997年3月14日凌晨,潮水将小清河治理工程工地上的69名民工逼入险境,生命危在旦夕。正在附近守夜的李学海发现后,不顾自己患有多年严重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痛,立即驾船下海救人。经过与风暴潮4个多小时的生死搏斗,终于使58名民工脱险(其余11名民工自救脱险)。同年9月,在小清河上一艘运输芦苇的草船遇险,33名民工眼看性命难保,正在附近整理渔具的李学海不顾生命安危组织同伴将他们全部救出。
2003年10月,寿光市北部沿海地区暴发了十几年来罕见的特大风暴潮,46名虾场职工和民工被困水中。在紧急关头,李学海冒着生命危险,五次入水抢救被困群众,历时10多个小时,将46名被困人员全部抢救上岸。
据统计,十多年来,李学海先后救助遇险人员146名,每一次救人,他都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说:“我知道在风暴潮中救人有危险,但看到有人遇险,我在岸上站不住。”
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不是一时的意气用事,而是长期以来内心涌动的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的关爱之情。
1998年,在他的事业刚刚起步时,他就向镇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对羊口镇8名残疾人进行资助,为他们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救济金。逢年过节,他还给这几名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送去肉、油等生活用品。近二十年来,这项善举一直未断。
2002年,他又出资为镇上800名下岗职工、困难户、五保户和残疾人每人办理了一份医疗保险。从2002年起,李学海每年为羊口边防工作站、羊口公安分局、羊口医院、羊口教委、油区派出所等单位各无偿捐款2-6万元以改善其居住环境,增添办公设施、医疗器械及教学用具;同年9月,他又捐资11万元支持修筑圣海路;2006年,出资10万元捐助修路。同年,羊口镇成立扶贫助困基金会,李学海带头拿出6万元,并主动联系与他熟悉的企业家踊跃捐款,短短一天时间,就筹资78万元,超额完成了资金计划。
近年来,李学海每年用于教育和慈善事业的捐款都在6万元以上,用于修路、维修学校的捐助都在15万元以上,累计为教育、慈善事业和镇上的公益事业捐资76万元。
新闻推荐
超速被拍,盗走测速仪大卸八块 东营的张某因在羊口四次被抓拍做出泄愤之举,两个小时后落网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东营男子张某因超速驾驶被移动测速仪抓拍到12次,仅在寿光市羊口镇新海路就被抓拍到4次。6月12日,怀恨在心的张某将新海路上价值9万余元的测速仪盗走,并“大卸八块”泄愤。...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