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广饶新闻 > 正文

大王镇将文明节俭写进村规民约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7-07 18:42   https://www.yybnet.net/

□李明牛超群报道

本报广饶讯“我们村这个纪念堂历史可不短,从98年就开始建了。现在,村里逝者火化后骨灰盒一律放入纪念堂里供奉,再没有土葬的现象发生了。”大王镇河沟村党支部书记聂利祥告诉记者,这个纪念堂是村里自发投资5万元建造的,占地约1000平方米,可容纳500个骨灰盒,自2002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已经放入200余位逝者的骨灰。

河沟村位于大王镇政府驻地西侧1公里处,是典型的镇中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早在90年代初,村内土地就开始租给企业。“截至2007年,我们村最后一批土地也租出去了,因此安葬难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在村里设立纪念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等方式,既满足了百姓的安葬需求,又遏制了丧事大操大办、搞封建迷信的现象。”聂利祥说,有了纪念堂之后,棺材、看风水、雇吹打手等费用都节省下来,用的人手少了,再加上招待不办酒席,骨灰免费存放村骨灰堂,这样一来,办丧事的费用省下来了,每次能节省3000元左右,体现了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倡导了绿色环保的殡葬新风。

大王镇一直把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明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自治相结合,引导各村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并选取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退休教师等为成员,制定理事会章程,按要求参与到每一件红白事中。

“前几天,我们社区荣庄村83岁的村民荣敦贺去世了,荣庄村村‘两委\’成员到场为老人送行。在村红白理事会的主持下,整个葬礼庄重、简单。红白理事会为村民提供的‘报丧、待客、火化、仪式\’等‘一条龙\’服务,既让群众大操大办无机会,又让群众省心省钱又省力。”大王镇张淡社区副主任吕健说,各村红白理事会既是移风易俗宣传队、服务队,也是督查队,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不想办而又不得不办”的难题。现在,大王镇97个村的白事全部在1天之内完成,村民们对‘厚养薄葬\’也越来越认可,大家逐渐形成了共识。

旧陋习当破,新风尚当立。抓好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今,“厚养薄葬”的先进观念已在大王镇发芽生根,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现在全镇97个村都将婚嫁丧娶文明节俭写进了村规民约。各村红白理事会也都针对本村实际作了相应的努力,如修建祠堂、为逝者主持追悼会、积极倡导婚事简办等。”大王镇文化中心文明办主任贾秀红介绍。文明新风尚在农村逐渐成为时尚,村民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新时代的农村展示出了新的面貌。目前,大王镇97个村都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并积极发挥作用。

新闻推荐

坑塘整治成乡村亮丽“风景线”

□李明牛超群报道本报广饶讯“以前这儿就是一个垃圾坑,尤其到了夏天,又脏又臭,从这儿路过都要捂鼻子。现在好了,垃圾清理了,覆上了新土,还安装了栏杆,过几天再栽植上绿化树木,这里就成...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王镇将文明节俭写进村规民约)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