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营讯前不久,东营市出台了《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化工产业布局的意见》,进一步加快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意见》,到2020年,东营市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将被打造成国内领先的高端石化品创新制造基地。目前,东营市化工产业的问题整改进度已完成过半,全市175家“差”等企业已全部实施停产整顿,已确定需要搬迁的5个村庄、3所学校也正在搬迁中。
“东营的化工产业发展布局将采取‘1+N’模式。”东营市经信委工作人员介绍,“1+N”即打造1个国家级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包括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河口蓝色经济产业园、利津滨海新区3个片区,并发展若干重点企业,建设重点企业园区。东营对各类园区、企业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对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及环境敏感区外,评级评价总评类别为“优”、“中”的企业,全部纳入安全环保重点监管范围,不再批准实施以扩大一次产能为主的改扩建项目;对评级评价总评为“差”的企业,由县区、开发区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对非法违法企业和应停产整顿企业分别提出处置方案。
近日,记者从东营市经信委了解到,东营市各县区、开发区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全部完成,全市参与评级评价的679家化工生产企业共发现问题13620项,其中安全生产方面7659项、环境保护方面3532项、节能降耗方面2709项。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9074项,占发现问题总量的67%。
此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一企一策”制订的处置方案,截至目前,东营市175家被评定为“差”等的企业已全部实施停产整顿;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则被转入“打非治违”程序。目前,广饶县、利津县已将25家企业列为“打非治违”对象,其中15家已被关停、取缔。不仅如此,东营市还坚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上做减法,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做加法”,引导部分生产型化工企业退出化工生产领域。截至5月底,全市排查出的原837家化工生产企业中,已有171家企业拆除生产设备,不再从事化工生产业务,安全环保风险点进一步减少。
调整化工产业布局,还需对部分村庄和学校进行搬迁,让百姓的居住地与化工企业之间拉开距离。截至目前,东营市已确定搬迁的村庄有5个、学校有3所。需搬迁的村庄中,广饶县三里村已搬迁至新建小区,牛家村已拆除完毕,东营区小刘村正在与村民签订搬迁协议,利津县姚刘村、前宋村正在制订搬迁方案,预计2020年底前搬迁工作完成。
记者获悉,东营市企业整改、验收工作还将继续进行,确保10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同时,加快东营港液体码头建设,推进10万吨级深水航道,完善东营港原油、液体化工品输送功能,并统筹规划实施从东营港到终点炼化企业的输油管道,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和风险。
新闻推荐
东营市广饶县惠民举措暖人心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