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广饶新闻 > 正文

这一年我的基层滋味第一书记这样说

来源:东营日报 2019-02-13 18:0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俊杰

时光是最好的记录者。

在过去一年东营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中,农业农村这一章格外绚丽。

这一年,东营农业更强了,农村更美了,农民更富了,一幅黄河入海口的“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的拼搏努力。

这一年,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挂念着百姓冷暖,扎根在田间地头,坚守在抗灾现场,奔波在发展路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基层群众的“幸福指数”,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记者采访了6位不同领域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倾听他们的心声,邀请他们分享这一年走过的路、干过的事,呈现他们辛勤打拼的日常,让我们感受不一样的基层滋味。

信任

讲述人:市人社局驻史口镇东寨村第一书记 刘相波

30 张选票

回味过去一年的基层滋味,最难忘的还是信任二字。正因为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我才能有机会在基层锻炼成长,才在村里扎了根。

刚进村时,村子落后的现状出乎我的意料: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集体经济零收入,基础设施落后……熟悉村里情况的人善意地提醒我,抓紧申请换个村帮扶,否则不仅工作干不好,还影响个人发展。可是,面对组织的重托和村民的期盼,我怎么能退出?!

我想,改变村子现状,首先要改变村“两委”班子。

我决定从组织党员集中活动开始。对于我的这一想法,起初有不少党员不配合。劝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几天下去,经不住我“磨”,以前不积极的党员,开始变得积极起来。

至今,我仍然记得,在去年的第一个党员集中活动日上,我和村里党员研究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的场景。

“刘书记,春节前,咱们村的路灯还能不能装上,让老少爷们过个亮堂年!”党员张国亮说道。听完他的发言,我赶紧站起来说道:“我以党员的身份保证,过年前一定亮起来!”

当时,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村里缺少路灯、文化广场,乡亲们晚上散步没处走,健身没场地,只好到村外道路或邻村广场散步健身。

后来,在局党组的支持下,村里实施了路灯建设工程。2018年2月9日,正是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傍晚,村里各条主要街道40盏路灯同时亮起,村民们纷纷奔走相告,竖起大拇指。

2018年8月19日,台风“温比亚”带来大暴雨。当天,我正在东城协调村合作社成立事宜。看着雨越下越大,我第一时间赶回村里,与大家一起入户排查危房,劝离转移群众,彻夜周村巡视,处置倒灌险情。

两天后,爱人带着女儿到村里给我送换洗衣服。一看到我,娘俩竟然红了眼眶。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与乡亲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乡亲们有啥事儿,也都愿意找我拉拉呱。

“我宣布,刘相波全票当选东寨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3月1日,我忘不了这天。这天,村“两委”换届会上,我以30票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我深知,这30张选票,承载着1000余名村民的信任,也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30张选票,更是对我的激励与鞭策!

乡情

讲述人:市政协机关驻大码头镇小刘桥村第一书记 燕润广

3 年时间

回想过去一年的驻村工作,感触最深的就是乡情二字。我的家乡是广饶县大码头镇,而我要下派帮扶的村也在大码头镇。接到下派任务的那天,我暗暗心想,一定倾尽全力,用3年时间,让小刘桥村变成最美乡村。

小刘桥村共有598口人,大多靠种玉米、小麦生计,人均耕地少、经济效益低、村民致富能力弱。面对这样一个村,怎么帮?帮什么?我一度犯了难。

经过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和研究,我想到了乡村旅游这条路子。经过与乡亲们商量,大家一拍即合。

2017年,在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刘桥村旅游建设方案》顺利出炉,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努力把村庄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村。流转270亩土地建垂钓园、采摘园、苇编室、民俗体验馆……一个个构想、一个个计划、一个个项目,描绘了村子发展的美好未来。

蓝图定了,乡亲们干劲更足了。村里光景一年比一年好,村子漂亮了,村民腰包也鼓了起来。去年,我和村“两委”商议,把村里剩余的350亩地全部流转,打造生态观光林带,进一步提升村庄生态环境,这一提议赢得了村民的支持。

目前,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采摘果树种植、垂钓池塘等项目已完成,乡村旅游产业已初具雏形,力争三年内打造成3A级旅游区。

我们还投资100万元,支持村集体发展,主要建设温室大棚。项目正常运营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爸爸,你什么时候带我去动物园玩啊?你说话不算话!”驻村一年多来,我基本上吃住在村里,少有时间陪孩子。去年大年初一,我带着妻儿到村里给乡亲们拜年,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两年,小刘桥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特色旅游村”、“山东省文明村”。每当我在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就感到无比欣慰自豪。

甜蜜

讲述人:市自然资源局驻新户镇东鲍井村第一书记 孙峰

80 亩冬枣

“有了这80亩冬枣,乡亲们挣钱不用愁了。”过去一年,我的基层滋味是甜蜜,就像村里种的冬枣一样甜滋滋。

如今,全村已建成55个冬枣大棚,冬枣种植面积达80亩。还成立了冬枣合作社,通过完善冬枣生产线,拓宽冬枣销售渠道,引进乐益佳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此外,还成功举办了“冬枣采摘节”、河口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枣园打造成集冬枣采摘、休闲娱乐、农家生活体验、枣园游览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丰收的季节,枣农们都笑开了花。“大棚建起来,就是好。冬枣口感好、质量高,还能提前成熟,反季节上市。”“有了新技术,种枣收入明显上去了。”现在,东鲍井村村民靠种植冬枣,每户能收入五六万元,有的专业户收入能达十多万元。

然而,我刚到村时,村子却不是这般光景。刚到村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当时正值雨季,村民出门一不小心就溅一身泥。道路问题不仅影响了群众生活,而且导致冬枣外运难,大家都很着急。

为此,我进行了调研,并与村“两委”商量研究,同时请示局领导,争取帮扶资金,迅速启动了修路工程。先后协调资金100余万元,清理杂障,疏通排水沟,修建2800米道路、4座桥涵,实现枣园生产路物流畅通,打通了村民生产出行“最后一公里”。

有了致富产业,通了康庄大道,东鲍井村村民的生活自然甜蜜蜜、美滋滋。

奔跑

讲述人:市市场监管局驻黄河口镇五七村第一书记 高振乾

3400 公里

这一年,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路上,我同乡亲们一起奔跑、追梦。最难忘的,就是奔跑的滋味。

从市区到镇上34公里,城里11个红绿灯,出了城还有8个红绿灯,有7.6公里的全程测速路段、3个测速摄像头……这段熟悉的路,过去一年我跑了50多个来回。算下来,我在村子和东城间跑了3400多公里。

前年七月,我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第一书记。称呼的背后是责任。过去一年,我对这个称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去年,在局党组及各方面支持下,我们投资37万元为村集体建设了50kW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5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壳。84岁的老党支部书记武从林说,这下好了,今后20多年,年年来钱。

不仅有了收入,村里更是大变样。

过去一年,村里实现了无线网络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安装了净水设备,实施了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建设了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工程……如今,村里更美、更绿、更靓,完成了改气、改厕、改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垃圾统一清运,卫生统一保洁,被评为东营第二个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不光物质富,还得精神美。这一年,乡亲们注册成立了乡音艺术团,组建了锣鼓队,安装了移动式演出舞台,购置了演出服和表演器材。艺术团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春节联欢会、宣传十九大专场演出、消夏晚会等,并到其他村庄、区里、市里演出60场,演出收入6万余元。

是啊,村民们越来越像城里人,更把我这个驻村干部当成了自家人儿。

三味

讲述人:市委老干部局派驻北宋镇任田村第一书记 袁松

500 棵苗

回想去年的驻村工作,让我欣慰的是,帮村里种上了220棵海棠、300棵白蜡,这500多棵树苗是村子的“摇钱树”。

基层工作不容易:有项目落地建成的喜悦,也有协调工作的为难,有不被人理解的委屈……品味其中,三种滋味让我难忘。

由于绿化少、裸露土地多,刚进村时,我感到有一股土腥子味。是的,任田村是省定贫困村,老百姓以务农为主,村集体没有钱,导致村里基础设施落后。

为改善村容村貌,我广泛征求意见,汇报争取支持,多方协调资源,实施了任田村“四化”工程:安装了40盏路灯,并重新更换线路,移除多余电线杆等杂物;粉刷主街道墙面,并在入村口等关键位置刷上彩绘墙;协调资金30万元,拾掇村北荒地,拆除废旧厂房、修整池塘、平整土地……经过一番努力,村里一点点变美了!

汗水味儿,是我感触最深的第二个味道。村民手里没技术,致富是个大难题。怎么办?我想,得从提升素质开始,我随即联系专家老师进村培训。起初,乡亲们有些抵触,后来,大家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少人学到了真本事。

有的村民学到了焊工技术,有的学到了养虾技术,有的学到了家政服务技能,有的学到了养殖技术。许多村民靠着技术找到了工作,有的还大胆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最后一个味道就是人情味。去年,贫困户任大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四邻八舍都去“观光”,很是热闹。一件件喜事,让村里的人情味儿更浓了。

去年,我们帮村里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两层小楼很是气派。另外,还建成了农村幸福院,村卫生室还在建设中,眼瞅着就能投用。

如今,村里条件越来越好,家家户户装上了壁挂炉,通上了暖气,条件好了,人心齐了,人情味更足了!

耐心

讲述人:市文化活动中心驻垦利街道东兴村驻村干部 朱志远

12000 元学费

2018年,是平凡而温暖的一年。回忆过去一年,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帮村里校义哥的姑娘凑齐了12000元学费。

这一年,没帮乡亲们办什么大事,办的都是琐碎的小事。在我看来,去年最大的滋味就是耐心二字。只有耐心,才能不忘初心,付出真心。

去年,村里校义哥的姑娘被复旦大学录取。然而,由于家庭困难,校义哥为凑学费犯了难。我把这一情况向单位党组作了汇报,单位党组意见明确:帮他!很快,学费凑齐了,校义哥紧皱的眉毛舒展了。

刘家大嫂50多岁了,外出打工挣了几百块钱,工头让她用短信把账号发过去。刘家大嫂不会发短信,很是犯难,只好向我求助。我帮她发了短信后,刘家大嫂一个劲地表示感谢,还送来了自家树上结的桃子。

“小朱,和面机维修后,线路没人会接,能帮忙看看吗?”村里胡大姐找到我说。

对于外行的我来说,这的确有难度。我用手机拍下机器的型号,上网搜索修理方法,费了半天劲儿终于把机器修好了。“你还真行!”胡大姐开心地笑起来。

……

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都是我这一年的驻村记忆。在村民眼里,村民的信任让我感动。

两年的驻村工作转眼就快画上句号,想到要离开村子,我很是不舍。

记者手记

采访下派干部的过程中,记者一次次被他们的情怀与信念所触动。

正如一位下派干部所言,基层工作不容易。

有酸味,有的工作群众不理解,有的工作得不到认可,有的委屈得不到排解……

有甜味,最甜的莫过于李大娘在雨天送来的那碗面条,莫过于张大爷递上的热腾腾的大碗茶……

有苦味,是远离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是家人生病时的“缺席”,是爱人电话那头的埋怨怨……

有辣味,村民遇到麻烦事最焦急的是你,台风来临时你急得嘴上起了泡……

有咸味,是刚进村时村民的不理解,是村里咸菜疙瘩的味道,是离别时乡亲们不舍的泪水……

是的,百味交融,乡村才更美;百味交融,人生才精彩!

新闻推荐

开展药品、医疗器械检查

为切实抓好春节期间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发生。近日,广饶县市场监...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司法拍卖公告2019-02-02 10:36
评论:(这一年我的基层滋味第一书记这样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