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营 今日垦利 今日利津 今日广饶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今日广饶 > 正文

一本《共产党宣言》在鲁北平原星火燎原

来源:山东商报 2019-09-09 09:58   https://www.yybnet.net/

广饶《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外景广饶《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外景纪念馆内珍藏的我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纪念馆内珍藏的我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2012年,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我国首个《共产党宣言》纪念馆正式建成。据悉,该纪念馆全面展现了《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问世、传播、指导中国革命的历程,以及在《共产党宣言》指导下当地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历史和新时期积极探索创业的革命精神。

据了解,早在1925年春,刘集就建立了中共党支部,是党在全国建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刘集党支部使用并保存了全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领导了当地的革命斗争,一度成为周边地区的“红色堡垒”,被誉为“小莫斯科”。记者丁一凡

首版《共产党宣言》译本来到刘集

“说起首版译文《共产党宣言》要追溯到1926年。”纪念馆的讲解员说。

1926年,春节后不久,鲁北平原上积雪四野,白茫茫一片。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一个农家小院内,橘黄色的油灯映照着窗纸。里屋炕头上,坐着一个短发的青年妇女,她是在济南女子学校教书回娘家探亲的刘雨辉,连着土炕的灶台旁坐着一个青年男子,他是中共刘集党支部的第一任书记刘良才,炕上摊开的小包袱,平放着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就是陈望道首译的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

刘良才带领党员一点一点地学。他虽然上学不多,但天分很好,把《宣言》中的道理吃透,用通俗的语言给党员和群众讲。

讲解员介绍,刘良才认为,当时这个世道,不改变个样子,就难以改变穷苦人的命运,走得慢了穷撵上,走得快了撵上穷,不紧不慢朝前走,“扑通”掉进穷窟窿……要想改变这个世道,就要“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

“随着一页页书慢慢翻过,一扇大门在心中开启,清澈的阳光开始照耀心田。他们越学心里越有底、越学心里越亮堂、越学心里越有劲”讲解员告诉记者,一种被压抑了许久的愿望,在这些农民兄弟身上迸发,大家就要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

从此,这个表面平静的小村庄,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起来,如饥似渴的听、懵懵懂懂地问,浑身有使不完地劲:晚上,有人送信,有人组织;有人讲道理,有人放哨;有人刻版,有人手推油印机印刷……周边村庄的墙上、村民的门缝里常会留下带有《共产党宣言》内容的字条,甚至国民党所属政府的高墙上,也张贴着醒目的传单。

火海中抢出“救世真经”

1930年11月,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刘良才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开展了反对苛捐杂税的“砸木行”斗争,打响了公开向反动政府斗争的第一枪,进一步地鼓舞了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这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讲解员告诉记者,在白色恐怖笼罩刘集的形势下,刘良才销毁了党的一些文件,始终没舍得销毁那本《共产党宣言》。

“砸木行”运动后,上级党组织怕刘良才暴露身份,1931年2月,调刘良才到潍县担任中心县委书记,临行前,他把《共产党宣言》交给支部委员刘考文保管,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存好、要带领大伙继续学习。1933年,由于叛徒出卖,刘良才被捕,在白浪河畔英勇牺牲。

1932年,“博兴暴动”失败后,广饶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敌人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刘考文把《共产党宣言》交给忠厚老实、不太引起敌人怀疑的党员刘世厚。不久,刘考文被捕。刘世厚把这本书精心包裹好,藏在炕底下、房顶的脊瓦下、树上的鸟窝里、山墙的雀眼里……一次次躲过敌人的搜查。

“1944年的腊月十四,这本书差点就要留不住了。”讲解员对记者表示,时值日伪军进村扫荡,见房就烧、见人就杀。当时的刘集被烧民房达500多间,已经成了一片火海。

刘世厚在与群众转移出村的半路上,突然想起还在家中藏着的《共产党宣言》。他二话不说,不顾身边村民的劝阻,掉头就往已成一片火海的村内跑去。这时,日伪军仍在烧杀抢掠,横飞的子弹穿透了他的右腿,鲜红的血液染红了他的脚印。

但刘世厚义无反顾,宁可丢掉性命,也要抢出《共产党宣言》。这时,屋顶上的茅草已化作一条吐着火舌的烈焰,随着风势旋转着方向,他忍着被烧灼的剧痛爬上了屋山墙,毅然地把手伸进化作一团火焰的雀眼,飞快地取出藏有《共产党宣言》的布包,顾不上引火上身的危险,一下揣在怀里,又一次冒着滚滚浓烟转移到了村外。

“直到今天,这本书的左下方仍有火烧烤的痕迹。”讲解员告诉记者,这是在这次劫难中留下的历史印痕。

新中国成立后,刘世厚仔细地把这本快散架的书装订好,然后用一块蓝布包起来,放进小漆匣里。1975年,在广饶县革命文物征集活动中,84岁高龄的刘世厚将保存了43年的这本《共产党宣言》献给广饶县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的同志拿出来一看,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大家惊喜不已。据考证,陈译本第1版现在全国保存数量非常少。

纪念馆内复建《共产党宣言》诞生地

如今的大王镇立足自身丰富的资源禀赋,持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实现了红色旅游发展的破题,红色刘集旅游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逐步发展成为东营市乃至鲁北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教育基地。

记者了解到,景区内的《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包括地上三层展厅和地道参观区。其中,一楼展厅全面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产生、发展以及对世界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二楼展厅重点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在广饶的使用、传播、保存以及刘集党支部的建立,三楼展厅重点展示了60版本《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120版本外文版《共产党宣言》及60版本《中国共产党党章》,复建再现了《共产党宣言》诞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广场白天鹅咖啡屋的局部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该景区还设有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

刘集支部是三间平房,房顶上边铺着一层草,墙上的砖瓦也都是老式的。

据了解,根据当时抗战形势需要,在中共山东省清河地委的领导下,1939年10月建立了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委和四边行政办事处。四边县政府就在刘集支部,虽然只有三间平房,但职能却相当于现在的四个县政府大楼。共产党员们就是在这三间小屋里学习,并进行革命活动。

新闻推荐

许建国:与共和国同龄,很自豪!

在广饶县大码头镇,有一位1949年出生的老人,名叫许建国。说起自己名字的来历,许建国总是很自豪:“看我名字,就知道我是哪年出生...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美丽的田野2019-09-03 23:52
评论:(一本《共产党宣言》在鲁北平原星火燎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