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1:男童独自难到现场
案发地沟深路险,小道个别地方极狭窄,最险处仅半米宽,还有一侧是深数十米的深沟,斌斌有可能是被人抱去的
汾西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县城的地势相对较高。一些沟壑上开凿了梯田,种植蔬菜。这宗极其残忍的儿童伤害案发生在县城南部的一片沟壑,当地人称作“马沟叉”,是县城往南“平路”的尽头,要再前往沟对头的府底村,就要先下后上迂回数公里山路。案发地距斌斌家(县城租屋)不到1公里,正常步行10分钟。案件发生第二天起,永安镇派出所民警就在通往现场的岔路值守。事发地点自始至终覆盖着一块白色塑料布,塑料布下有几只塑料盆,当地居民称,盆下盖着几处血迹。
9月4日上午,记者顺岔路走下“马沟叉”。山路并不长,几分钟就能到达。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条颇为陡峭的小道并不好走,至少有两处需要跨步跳跃才能通过,个别地方极其狭窄,最险的地方仅半米宽,一侧是深数十米的深沟。这些对于一个6岁孩童是难以通过的,即使有大人搀扶也很困难,斌斌有可能是被人抱着到达案发处的。
细节2:作案工具不明
曾有作案凶器是“树枝”和“牙签”两种说法,但有媒体描述斌斌就诊时发现眼睑被刀割伤,具体为何工具待核实
记者注意到,挖眼案发生后,有关作案工具的描述一直十分模糊,且鲜有线索。
在案件发生之初,斌斌父亲郭志平曾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有人拿东西抠孩子的眼睛,他就哭,那个人还说,你别哭,你不哭了我就不抠你眼睛了。”但究竟拿的是什么东西,却没有表明。
而在之后,有关凶手作案凶器的描述主要有“树枝”和“牙签”这两种说法。值守在案发现场的民警曾向记者表示,警方在案发后第3天,带着十几条警犬到现场搜索,拿走了很多木棍。
9月5日,新华社发文称:“患儿入院就诊时的伤情显示,眼睑系用锐器割伤,伤口整齐,眼睑上是刀伤。”不过,作案工具的情况还有待核实。
细节3:目击证人去向成谜
案发当晚一对抓蝎子的老夫妻发现情况后曾带斌斌父母到现场,但之后从公安局出来后就彻底失踪
斌斌出事当晚,斌斌父母四处寻找,后在一对抓蝎子的老夫妇的指引下才走到平坡,找到斌斌。不过,案发后这两位重要的目击者却不知去向。
斌斌家在县城租房所在府南社区的另一位抓蝎子老汉告诉晨报记者,山沟里有很多蝎子,晚上出来觅食。他们用能发出蓝光的手电筒照蝎子,蝎子也会发光,然后就用夹子将蝎子放在塑料桶里,运气好一晚上能抓一二两。“会有人来(社区)收蝎子,一两45块。”据这位老汉介绍,晚上抓蝎子少则几十人、多则近百,年纪大的小的都有。“抓蝎子的人一般在晚上10点左右开始回家。”“当晚10点多,有一对抓蝎子的老夫妻,用手电筒照见草地里躺着一个男孩,还听见男孩的呻吟声。”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夫妻俩吓坏了,没敢接近男孩,慌张跑回家后觉得不对劲,后在胡同里听见有人喊找孩子,就带着斌斌父母去现场。
对于他们事发后就不再露面的情况,上述抓蝎子老汉表示,这对老夫妻是双职工,老头是退休教师。“他们不想被单位知道平时领退休金还抓蝎子,怕影响不好被‘扣钱\’,从公安局出来后就躲起来了。”
这也成为至今没有一家媒体找到这对目击证人的原因。
细节4:张会英房东的回避
作为重要目击证人一直不接受采访,为何回避令人不解
和斌斌家一样,为了照顾上学的孩子,被认定为嫌犯的斌斌伯母张会英同样在县城租房。张会英租的房子位于城西店头村东,店头村是县城附近最大的居民聚集区之一,有四五千人,官方名称是“晨熙社区”。
与那对抓蝎子的老夫妻一样,张会英房东也始终保持着“神秘感”。8月30日,张会英坠井身亡后,这位房东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线。9月3日晚,警方锁定张会英为嫌疑人的消息发布后,有关张会英是否有作案时间的质疑浮现,其房东作为重要目击证人开始引起公众关注。
根据丈夫郭志成等多位张会英亲属的说法,张会英在案发当日下午3点15分下班后,搭工友梁兴华的摩托在约半小时后到达县城,而后在下午5点半左右在中国移动门店附近碰到另一位工友何瑞丽(音),在傍晚6点多搭公交车回店头村时,还在车上遇到村民郭老太;最后,张会英当晚7点左右回到出租屋还遇见了房东,但之后是否再出门就不得而知了。
而后,梁兴华、何瑞丽、郭老太等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从侧面印证了上述说法的准确性,但最关键的张会英房东却不愿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9月5日中午在出租屋遇到房东的妹妹,据她介绍,房东一家也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但她本人对张会英并不了解,只知道她们不常住那里。此后,记者数次上门拜访,院子或是敲门无人应答,或是应答者连呼“不知道”。张会英房东为何回避,令人不解。
细节5:坠井前给斌斌的电话
其丈夫称张会英听说斌斌受害时难过得哇哇大哭,但此说法被张父否认张会英在8月29日晚曾经和在太原病房内的斌斌通过一次电话,这一事实9月3日警方确定嫌疑人前就已经得到确认。
斌斌母亲王文丽在张会英死后表示,张会英和家人在斌斌住院后多次打电话来询问,对斌斌病情很关心,其中包括8月29日晚的那通电话。
张会英的丈夫郭志成在9月4日向记者详细描述了8月29日晚7点的电话内容。“我媳妇给小斌打电话,问‘小斌吃饭了吗\’,小斌(在电话那头)还问我弟媳‘咋说\’,弟媳说你就说‘我吃了\’。”郭志成还表示,斌斌当时还说了句,“大大(伯母),你知道我眼睛被人挖了吗?”张会英当时听了特别难过,哇哇大哭就挂了电话。9月6日,张会英的父亲张中林向记者证实了上述对话的前半部分,但否认女儿在听到挖眼后“哇哇大哭”的情节。
细节6:张会英被提前下葬
妻子是疑犯,丈夫不得不“接受现实”;有村民称在下葬问题上提前做郭家工作,并早已知道张会英是凶手,但未透露
张会英是9月3日上午下葬的。按照郭志成的说法,他们原先选定的下葬日期是9月中旬,后在村干部的要求下提前了时间。9月3日晚11点多,警方公布消息,认定张会英是挖眼案犯罪嫌疑人,而直到第二天上午,记者到访乔家庄后,郭志成以及乔家庄其他村民才知道这一消息。
9月4日凌晨5时许,一位北京记者敲开郭志成家门,率先告知他们破案消息。据该记者讲述,当时郭志成听了消息后并没有让他进家门,只是让他离开。晨报记者和几位同行当日7时到达乔家庄,郭志成当时依旧不相信这一情况,待记者一字一句将新华社的文章读给他听后,他不得不“接受现实”。
与郭志成家一样,绝大部分乔家庄的村民也是在消息发布第二天早晨通过记者才知晓此事,他们面露惊讶的表情。只有一名接近村干部的村民向记者坦承,9月2日做郭家工作要提前下葬时,他就已经得知,但未透露出去。
细节7:案发后当地的两场雨
雨水冲刷了案发现场,给破案带来难度
山西向来少雨干燥,汾西也不例外,从8月24日案发到9月7日记者离开,当地一共下了2场雨,但其中一场不小的中雨就给破案造成极大的难度。8月26日,即案发后第三天凌晨,汾西县城下了一场中雨,此时距离案发已过50多个小时,警方还未对县城展开大规模搜查。这场持续三四个小时的中雨冲刷了整个案发现场。有民警私下议论,这场雨给破案增加了难度。而汾西两周来的另一场雨则在9月4日凌晨起落下,淅淅沥沥的小雨时下时断一直到上午,却未将黄土地打湿。雨落下的前几个小时,警方刚刚宣布了犯罪嫌疑人,乔家庄的村民望着灰色的天空,对刚得到的消息不知道说什么好。据《新闻晨报》
新闻链接
山西被挖眼男童10日在深圳做手术装义眼
被挖眼男童小斌斌10日下午两点左右在深进行义眼手术,手术时间预计4个小时。10日上午,香港眼科专家林顺潮发布记者招待会称,小斌斌已于上周末抵深,将于10日下午在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进行义眼安装手术,由该医院印度裔国际眼科专家Fariooz主刀,林顺潮及医院其他两名医生也会参与其中。
林顺潮在招待会上称在小斌斌抵深之后,他便和主治医生Fariooz对小斌斌做了一个简单的检查,以便对手术方案有一个更全面的帮助。据他介绍,目前小斌斌的身体并无发烧等不适,饮食和生活都正常。
主治医生Fariooz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小斌斌的手术方案。据其介绍,目前医院方面根据小斌斌的情况设定了两套方案,一是安装义眼球,其中义眼球将会替代70%的眼球容积,义眼片替代30%的眼球容积,该方案的实施是建立在小斌斌的眼部尚存有足够的组织去稳定眼球。二是自体皮肤脂肪瓣移植手术,假设小斌斌眼部组织不够,则需从身体其他部位(如臀部)取出完整足够的皮肤脂肪瓣,移植至眼部,以替代义眼球的功能。
林顺潮强调道,义眼球的安装需要手术,但是义眼片的植入则不需要。林顺潮告诉记者,义眼片的植入和戴隐形眼镜般方便,义眼片的植入可以让小斌斌的眼睛看起来和正常眼睛无异,不仅起到美观效果,更为小斌斌以后融入同龄人生活、接触世界有着极大的意义。目前医院已根据小斌斌的眼眶大小为其制定了一双义眼片。随后,林顺潮在招待会上还提到目前医院已从国外购回两款盲人导航仪,一种是通过舌头接收信息,然后“看”到东西,另一种则通过额头。由于佩戴上述导航仪还需进行一些专业培训,也有德国机构表示免费提供培训,但林顺潮称目前还没有确定小斌斌是否要出国接受培训。
对于手术的安全性,林顺潮多次强调义眼安装手术在国内外而言都是绝对标准、成熟的手术,自体皮肤脂肪瓣移植手术虽然较为复杂,但是主治医生Fariooz 是该方面的专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手术安全。刘梦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寻找到损失鸡蛋的车主,他想说——“谢谢,你们让我很温暖”
◤车主说:“鸡蛋散落可能是因为车挡板的卡扣脱钩了。”本报18日报道,17日上午,一辆满载鸡蛋的小货车转弯时发生意外,大量鸡蛋摔落路面,北二路与嵩山路路口顿时被“鸡蛋汤”覆盖。事...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