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记者在胜坨镇中心幼儿园见到了苟增玉。“快进来凉快凉快!”热情的苟增玉给人以爽朗利落的印象。今年48岁的她已经在幼师战线上工作了二十多年,看似平静的表情背后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坚强面对,“弱女子”无怨无悔替夫养家
“我们俩是同学,感情很好。”提起前夫,苟增玉言语轻微。1987年,苟增玉与前夫巴先生结婚,后育有一儿一女,生活甜蜜美满。199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毁了这个小家庭所有的幸福。那年的一天,苟增玉正在家中等待丈夫回家,突然接到了巴先生在外触电身亡的噩耗!听到这样的消息,苟增玉如遭五雷轰顶,心心相印、无话不说的挚爱说没就没了,六神无主的苟增玉如万箭穿心,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那段时间,眼睛快哭瞎了,点了一年多的眼药水才治好。”苟增玉说,前夫在的时候她对他十分依赖,这样的打击让她无法面对。孩子尚小,一个7岁,一个5岁,29岁的她常常以泪洗面。老天好像跟这个原本雪上加霜的家庭故意过不去,没有多长时间,巴先生的弟弟同样在外发生意外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年迈的公公婆婆一下子垮了。“有人问我当时为什么不带着孩子离开这个家,减少点压力、减少点痛苦不行吗?公婆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你说我能离开吗?我若带着孩子离开了,他们还有什么?”从此,苟增玉下定决心:决不能让这个不幸的家庭再受打击。
没有了支柱,自己就是支柱。1986年起,初中毕业的苟增玉在离家不远的幼儿园当起了幼师。为了不影响工作,骨子里坚韧的她从来不在老师学生面前抹泪,变故发生很长时间后,师生们才得知苟增玉承受了那么多痛苦。2008年,因劳累过度苟增玉高血压休克,半小时内,竟然没有了呼吸。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最后奇迹苏醒。2010年,苟增玉因工作优秀被评为“东营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大爱感化,“好媳妇”贴身照顾公婆20年
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得过下去。很多亲戚朋友给苟增玉介绍对象,觉得她还年轻,应该有个伴,还可以帮她分担一些事情。但善解人意的苟增玉知道心思细腻又敏感的婆婆对这件事的态度,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跟婆婆产生不愉快,所以在寻找伴侣方面,苟增玉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可以接纳婆婆。“再婚也就罢了,还得帮着照顾前夫的父母,别人一听这个都吓跑了。”直到于吉文出现。于吉文的妻子因患白血病去世,留下了他和年仅八岁的孩子。经过接触,苟增玉觉得于吉文脾气很好,而于吉文带着对苟增玉的敬佩和倾慕,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可这下却遭到了婆婆的强力阻拦,丧子之痛让苟增玉婆婆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她不同意苟增玉改嫁,怕将她的孙子带走。面对婆婆对孙子的不舍,苟增玉和于吉文最终决定,两个人一起留下,共同照顾两个人的三个孩子,还有苟增玉的公婆。
尽管如此,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婆婆很难接受于吉文,对苟增玉心存芥蒂。“每天下班不管多晚,他都去我公公婆婆那里坐一会儿,说说话,帮着干点活儿。其实我心里感觉挺愧疚的,老人没跟着我享享福,孩子们从小也没吃过零食。”当时苟增玉的工资只有120元,孩子们又是长身体的时候,为了保证三餐吃饱,苟增玉没有钱再给孩子买零食。在顶住村里闲言碎语、顶住生活的压力下,苟增玉和于吉文小心地呵护着这个重新组建起来的家庭。
时间会冲淡一切,家里、地里、工作,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任劳任怨的表现终于化开了婆婆的心。“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接受还是不接受,我就想把公婆照顾好。”任何隔阂都转化成亲情,婆婆把苟增玉当成自己亲闺女,对她十分依赖,对于吉文也十分满意。
言传身教,“好妈妈”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而与此同时,来自“后妈”身份的压力同时考验着苟增玉。在与于吉文结合初期,于吉文的儿子特别叛逆,不肯接受这个新妈妈。
“刚开始,这孩子心理上抵触我,经常离家出走,不知道找了他多少回。”苟增玉回忆说,孩子一跑丢,苟增玉就心急火燎地到处找,精神几近崩溃。2005年,于吉文的儿子得了牛皮癣,这种病难以治愈,苟增玉和于吉文带着孩子跑了多家医院,都没有好转的迹象。“那时候没有车,去东城我们就骑着自行车去;去寿光借钱也要去。”作为爸爸,于吉文都要无奈地放弃了,可是苟增玉却始终不放弃,不断地打听哪里有看这种病的医生,只要有,不管多远都去,听说的偏方,都亲自跑去验证。苍天不负苦心人,最后孩子的病终于治好了。“前几天有个外地人给我打电话,向我要治牛皮癣的偏方哩。”苟增玉说道。
令苟增玉十分欣慰和骄傲得是,在苟增玉和于吉文的言传身教下,这个“组合家庭”的每个孩子都身心健康、积极向上。最叛逆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为苟增玉眼中最懂事的大儿子。三个孩子学习优秀,两个儿子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女儿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年年拿奖学金,还利用寒暑假打工赚学费。生活拮据,男孩们每个月仅花费500元,而女儿才花300元。如今,他们三个都已找到了好工作。
在教育的过程中,苟增玉一直坚信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父母咋做,孩子咋学。”她从小就教育孩子们一定要自强自立、不撒谎、说到做到。即使生活艰难,她也没在孩子面前抱怨过一句,也从没申请过低保户,更没有要求学校为她的孩子减免过学费。
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如今的苟增玉对名利看得很淡。岁月给了她苦难,而坚强的她可以云淡风轻地笑着说:“只要孩子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记者 刘冬辉)
新闻推荐
7月12日,市民在垦利县郝家镇千亩葵园游玩。该镇借助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发展平台,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千亩葵园、汽车史展厅、葡萄采摘及温泉等相继出笼,年旅游收入达1000余万元。记者徐兆鹏报...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