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土地转出致富路
为了让村民尽早脱贫致富,垦利县胜坨镇常家村进行了土地流转,由村里带头搞起了现代化种植,不仅让农田有“活力”,农民增收也有了“钱景”。“我们把村里的土地流转过来,进行规划建设,这边全部盖高温棚,有专门的技术员进行统一管理,种植经济效益好的毛木耳,正常情况下,一个大棚的毛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村民们还可以到园里来打工,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收入肯定比以前高。”巨丰绿色农业示范园主任张树迎满怀信心地说。
截至目前,全镇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1家,家庭农场37家,挂牌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处,已完成土地流转近4万亩,土地流转使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
合作社创造好生活
每个月18日的早晨,在胜坨镇尚庄村文化大院内,许多村民会排队等候“发工资”。
德胜奶牛合作社监事会成员尚建修介绍说:“村里和德胜奶牛合作社签订了合同,愿意加入合作社入股的村民交1300元,村里扶持11700元,签订三年合同,每人每月可以拿到260元的分红。到现在已实行了32个月,明年4月份第一批就结束了,到时候再把村民的1300元返还,相当于三年多收入9000余元。”
据了解,2012年4月,尚庄村党支部联合德胜牧业公司成立了垦利县德胜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是东营市第一家以“扶贫、惠老、助残”为宗旨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主要从事奶牛养殖、牧草种植等业务,吸纳100户贫困、孤寡和残疾人家庭等弱势群体为首批社员,按照每户一头奶牛的标准加入合作社入股,自2012年5月起每户每月分红。自从有了帮扶弱势群体的平台,困难群体就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特色园区带来好收成
“我们周末经常带孩子过来,亲近大自然,还能动手采摘,孩子在收获乐趣的同时增长了知识。”近日,市民王先生在胜坨镇伟浩基地体验采摘时说。
在农业特色园区建设上,胜坨镇不断引导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公司经营、农民入股、集约利用”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批预期效益好、吸纳就业广的项目进驻,带动周边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胜坨镇整合农业资源,将农业发展和观光旅游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条集生态观光农业、沿黄民俗、特色种植养殖为一体的沿黄风情旅游线。
(记者 彭华 通讯员 张建超)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18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到垦利县调研提高安全环保水平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他强调,要坚守安全环保红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垦利县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