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李广寅报道
本报垦利讯近日,垦利县胜坨镇王营村王龙英老人收到了村里送来的生日蛋糕,她这才意识到当天就是她的90岁生日。从今年4月份开始,王营村为全村65岁以上老人统一定制生日蛋糕,让老人感受到村里的关怀,这项暖心工程的实施得益于“第一书记”陈军。
作为一个老村庄,王营村的诸多变化开始于今年年初垦利县委党校的陈军进村以后。上任之初,陈军便开始走访农户,与村干部、老干部、群众代表座谈,实地调查听取村情民意。
一次,在村委会召集村干部和党员及群众代表开的座谈会上,乡亲们都很拘束,陈军见状,默默地站起来深鞠一躬。“是我工作经验欠妥,跟大伙见面太少了,在这里我向大家做个检讨。”陈军话音刚落,整个拘谨的气氛随之烟消云散,村民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俺们觉得现在种棉花的形势不大好咧,能不能帮大家弄个好项目,又轻松又挣钱……”
针对大伙儿的发言,陈军耐心回答并一一认真记录下来。经过多次调研,陈军发现,王营村耕地少,盐碱地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确实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在有了初步的认识后,陈军随后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等共同论证,多方考察,最终确定了辣椒种植项目。为推动项目落实,陈军及村干部多次到惠民县进行实地考察,对辣椒种植的条件、成本、技术要求、销售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并与惠民三友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洽谈,签订了收购和技术指导协议,确定了发展辣椒种植的思路。
“如果能通过产业帮扶,帮助群众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成功转变,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是作为‘第一书记\’最大的成就。”陈军说。思路明确后,陈军通过协调从惠民县请来了技术员,为村民解答辣椒种植的相关技术问题,村民很快掌握了种植要领。而今,王营村种植的辣椒亩产已经达到4000多公斤,亩收入3600多元。“今年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试种了几亩,效果还真不错,村里选这个项目真是选对了。”村民张贞英是村里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村民,明年她还打算在今年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探索的项目得到了大家的首肯,陈军看在眼里,乐在了心里。
“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我们做好市场调研、找准方向、做好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就能够实现。”陈军表示。
新闻推荐
□通讯员蔡文龙杨凯凯记者李广寅报道本报垦利讯“现在我的工作主要是打扫落叶和一些尘土,工作量比原来小了不少。”提及当前的环卫工作,在垦利县胜坨镇镇区工作的环卫工...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