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广寅
通讯员程云慧种小杰报道
本报垦利讯日前,站在垦利县垦利街道荆岭村的一处制高点,坐落于村后一隅的2200平方米光伏发电站太阳能电池板,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耀眼。荆岭村党支部书记翟向峰告诉记者,这些发光的板子就是村里脱贫的“法宝”。
荆岭村不大,103户村民,以种植水稻、莲藕为主。但是传统的农产业并没有让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近几年,我们也考虑过多种脱贫项目,都因一些客观条件而放弃了想法。”翟向峰说,今年,‘脱贫\’成了他们村的硬任务,如何摘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着实让他们犯了难。
柳暗花明。在垦利县发动的“***”政策的浪潮下,荆岭村下派帮扶“第一书记”段涛到村后,与村两委一道多方考察,认定了光伏发电这个脱贫路子。“光伏发电清洁环保无污染,技术可靠,效益明显,收益稳定,通过走访实地调研,上级决定帮村里施行光伏扶贫。”段涛说。而今,看着已经并网发电的光伏发电场,翟向峰觉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牛气,用他的话说,“当了多年的书记,头一次干成了一件惠及全村老少爷们儿的大事。”
同荆岭村一样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的还有黄河口镇西隋村。在“***”政策的引导下,西隋村不仅有了垦利县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还实施了30万立方米水库开发、青储玉米种植、土地整理、蔬菜大棚等项目,为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垦利县按照“立足村内资源选、围绕群众需求选、着眼长效受益选”的原则,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积极探索贫困群众在合作社里分红、在产业链上增收等扶贫模式,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由“短期帮扶”向“长期受益”的转变。全县选拔14名骨干力量重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镇街配齐力量,黄河口镇、永安镇、垦利街道3个承担省定贫困村摘帽任务的镇街全部成立扶贫开发专门机构,以贫困村为战场、以贫困户为重点,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强力攻坚,构建了县领导、镇街领导、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骨干企业、县直部门联手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垦利县研究制订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个精准、实施十项工程”的脱贫工作计划,并根据贫困人口分布、脱贫方式和项目计划,绘制了全县脱贫攻坚作战图,进行挂图作战。
立足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垦利县充分发挥企业在***中的优势和作用,找准“农村所需”“群众所盼”与“企业所长”的结合点,深入实施“企业联村帮扶”行动,将企业的帮扶热情、产业优势、带动作用转化为资金支持、项目对接、扶贫济困的实际行动。
截至目前,已有51家企业与49个村进行了对接,在产业扶持、捐资助学、促进就业等方面达成了帮扶意向。为了实现乡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垦利县还加快乡村旅游扶贫,推进春和景明乡村旅游示范园、西三村荷花观赏及大闸蟹特色养殖示范园、东王村传统古村落旅游等特色项目实施,通过旅游产品销售、特色采摘、餐饮服务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形成了扶贫工作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八旬老军人战功赫赫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