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垦利新闻 > 正文

建立险工,延伸十八户控导,将抢护经验记录成册——

来源:黄三角早报 2016-10-26 10:44   https://www.yybnet.net/
工作人员清除险工内的落叶和杂物。工作人员对义和险工的根石进行整修。十八户新控导,修筑眉石。以义和险工为依托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黄河口文化园”。图片由垦利黄河河务局提供提及垦利义和险工,很多人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黄河岸边的一个水利风景区”。但在60多年前的伏秋大汛之时,一波大洪峰曾从这儿经过,其中一次抗洪抢险曾历时45个昼夜。与此处不同,和一片农田相连的新、老十八户控导,则显得有些“少人问津”,但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对控制黄河随意摆尾、避免险情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难忘45个昼夜大抢险看现在黄河美景感慨万千

每到周六周日,垦利义和险工处都有不少市民散心、游玩,专门划出来的烧烤地,更是吸引了不少人来河边野餐。

“平时就有人来这边玩儿,周六周日更是停满了车。”喜欢拍照的李亮是这儿的常客,“四季的景致、不同时期的黄河都很吸引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喜欢来这儿,听听河水流动的声音,看看宽阔的河面,啥烦心事儿都没了。”

不过,对于八十多岁的张荣安来说,黄河给他的记忆不仅是现在的美景,还有60多年前亲身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抢险。

张荣安所指的是1949年伏秋大汛一号坝抢大险,就在现在的义和险工15号坝处。据介绍,那一年的黄河是丰水年,连续出现七次洪峰,其中9月份黄河花园口第五次洪峰流量达12300立方米每秒,是最大的一次洪峰,到了最下游的垦利县一号坝险工的时候,流量仍比往年同期大。当时主溜逐渐冲向一号坝头,冲走秸埽12段,坍塌到旱埽和新修的5段鱼鳞秸埽,堤坝面临决口危险。

早在这一年的8月30日,抢险队、老河工便做好了护堤抢险的准备,而20岁左右的张荣安当时就是垦利黄河工程队七班副班长。“一号坝险工秸埽不断出险,一班班长朱福昌主动提出潜到水下4米多的地方找原因。”水位越来越高,这一举动的风险可想而知,在岸上拉绳子的张荣安同样揪着心。“当时水大溜急,一个急流截断绳子把朱福昌冲走了,多亏有个拐弯,大伙儿就他上来。”

“当时真是惊险,我们是从拐角的秸埽上才上岸,避免了埽毁人亡。”张荣安说起来很是感慨。这次抗洪抢险历时45个昼夜,张荣安等人七天七夜在黄河岸上抢险。

而今沿黄险工控导工程全部是用石料水泥修筑,坚固耐用抗洪能力也强,防汛抢险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了,上游的小浪底工程也为黄河安全提供了保障。不仅如此,垦利黄河河务局依靠义和险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打造的“黄河口文化园”,在2010年被水利部评为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370米的风景区如今已初具规模,成为了附近城乡居民外出郊游的好去处。

村民尤为爱护控导工程“是咱庄稼人的生命保障线”

与义和险工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不同,同在黄河右岸的十八户控导南边不远处就是一片庄稼地,不时从路边经过的农忙人,对控导工程并没有过多关注,不过村民们十分爱护这项工程,“它是咱庄稼地的‘生命保障线\’嘞。”

“控导就是用来控制黄河河势的主溜,简单点说,就是让它按照一定的方向走,而不是肆意摆尾,以此起到保滩的作用。”站在黄河右岸新十八户控导前,垦利黄河河务局义和管理段段长窦圣强介绍说,对控导和险工来说,根石走失是最常见的险情,此外,墩蛰和坍塌险情也是可能发生的险情。

窦圣强解释说,拿墩蛰险情来看,当水量大的时候,坝身下面被严重冲刷,由于被水顶住,下面形成真空,然而水位一旦落下时,坝顶就一下子坍塌了,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抛石先护根再护坡。

据窦圣强介绍,黄河工程方面常见的险情就有十几种,面对不同险情如何抢护,都是一线工作人员在长期的抢险实践中积累总结出来的,并最终汇集成册,这样就能在险情出现时做到“有法可依”。

而十八户控导这一处的特殊,还在于此处河势的改变。“近年来,受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黄河河势呈逐渐右移上提趋势。”曾在十八户控导工作过的陈建武说,这种改变并不是一年形成,但多年积累便会有所呈现,“上世纪80年代时变化很小,十五六年过去,河道已经有了变化,原来从这边走,后来已经从另一边走了。”陈建武回忆,当年曾有附近村庄的村民告诉他,前后两条河道的差距“得有几垄地。”

也正是因此,为了防止河流冲刷护滩,在建好八年后,1998年,根据黄河河势流向,垦利黄河河务局在原来工程的基础上新建了十八户新控导,战线加长。“现在工程长度一共有2720米,每个坝头都建有备防石,出现险情可随时抛石护坡,河势再也不能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窦圣强说。

□相关链接:

路庄管理段段长陈建武:从大海之滨到黄河之岸

今年49岁的陈建武在河务部门工作了28年,1994年至今19年一直守在黄河边,让这个来自日照海边的异乡人,对这方土地也有了深深的眷恋。

作为路庄管理段段长,每年6月至10月的汛期,尤其在调水调沙黄河水量大增时,为了能够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险情,陈建武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在家也不放心啊,不如在一线守着黄河心里踏实。”作为段长的陈建武,在担心工程安全的同时,更时刻惦记着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19公里的临黄堤、15公里的南展堤,还有3处险工和2处控导就是他的战场,这些堤防、险工、控导、涵闸的维修与养护就是他要守护的领地。“靠近黄河,再加上有杂草,蚊子特别多,三伏天也得穿着迷彩服,在汛情较为紧张的时刻,我们还得24小时驻守坝头。

陈建武的工作忙碌并不只在6至10月份的汛期,“3月12日之后就几乎没有周末了。”陈建武说,植树结束之后就要对各项工程进行维修养护,汛期的时候也是忙的分不开身,尤其是下雨的时候更是要对工程进行巡查,雨后还要对水沟浪窝进行核查修复,过了汛期还要进行工程巡查,防止发生烧荒、破堤取土等破坏工程安全的行为,“到了冬天还有凌汛,更不敢放松。”一年到头连轴转,甚至有时已经走在了回日照老家的路上一个电话就得回来,“还没等进家门,就接到关于工作的电话,家里人都习惯了,催着让赶紧回来。”

在常年的一线工作中,陈建武遇到问题总是爱琢磨土办法,他发明的美国白蛾焚烧器,获得了国家专利,堤肩割草机、主持吸泥船的改进和应用也获得了应用技术奖。

在日照海边长大的陈建武,回想起刚来东营到河务部门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喝水都不习惯。”而说起来这些年黄河的变化,他则脱口而出“不断流了!”陈建武告诉记者,黄河是东营最大的淡水资源,而曾经的断流经历更是让他记忆深刻,“最长的时候达8个月,当时真是一家人用一盆水,洗手洗脸挨着来。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就没再遇到过断流的情况了。”

新闻推荐

来看看第三季度大气污染整治的进展吧全市烧烤摊过半安装无烟炉

27日,记者获悉,东营市城市管理局对第三季度城市管理领域大气污染整治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本报10月27日讯(记者段学虎崔立慧)重点区域异味污染整治方面,广利港、六户镇垃圾转运站建成...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建立险工,延伸十八户控导,将抢护经验记录成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