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垦利新闻 > 正文

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新期待 ——东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综述(上)

来源:东营日报 2018-08-02 11:15   https://www.yybnet.net/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何谓美好生活?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毫无疑问,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诉求之一。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新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怎么建?自2015年6月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宣传文化部门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探索形成了一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文化服务数字化广场有了免费WiFi

当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如何顺应形势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在东营市诸多探索实践中,文化服务数字化便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近年来,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东营市不断创新数字文化服务方式,在数字文化广场、“文化东营云”平台、电子阅报屏等方面亮点频现。

每天傍晚,家住东营区黄河路街道耿井村的耿文忠老人都会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上,通过大电子屏远程听健身老师的实时授课,通过电子点读器阅读当天的新闻,然后在休闲区坐下来通过微信与数百里外就业的闺女视频聊天……在东营区,遍及城乡的数字文化广场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

在东营市,这种由WiFi设备、LED大屏幕、高清摄像头等武装起来的文化广场被称为数字文化广场。2015年以来,为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休闲有去处、娱乐有场所、聚会有阵地”的建设目标,东营市创造性地在农村建设乡村剧场和文体广场,在城市社区建设群众性文化广场。建设过程中,东营市把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作为一项重要建设任务来抓,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完善,逐步把文化广场打造成了免费WiFi广场覆盖、公共文化远程辅导培训、数字文化资源互联互通的3.0版“数字文化广场”。

不单单是数字文化广场,东营市对其他文化设施设备的数字化提升也引人关注。

2016年,“文化东营云”平台建成,其包括微信公众号、云网站、政府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四大板块,提供文化信息查询、活动预告、场馆预约、资源下载、群众评价、监督管理等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享受全市公共文化资源。2018年5月,东营市又对这个平台进行改版升级,整合了全市文化系统和社会力量提供的数字文化资源,增加了资源点播、共享直播、场馆导航、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市民用起来更便捷了。同样在2016年,东营市在山东省率先启动推广电子阅报屏。如今,在城区主干道、公交站点及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场所建成开放了集报纸阅览、便民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文化东营·电子阅报屏”80多个,为市民提供读书看报、文化大餐点播、交通旅游信息等便捷服务。

村村唱戏村村舞群众文化溢芬芳

举办文化惠民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始终是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最直观、最有效的做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期间,东营市创新模式和载体,把文化惠民活动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

2011年以来,在充分调研、汇聚民意的基础上,东营市组织开展了“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有力地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文化繁荣。活动在2011年被评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亮点事项”,2013年被文化部授予项目类群星奖,走出了一条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子。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是“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的初衷。东营市注重调动群众参与热情,激发群众的创造活力,先后整合专业文艺资源和力量,专门成立培训小组,分期分批对各镇街、村居、社区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年培训群众已从最初的不到1万人次达到目前40万余人次。一大批优秀的文艺骨干脱颖而出,一支支庄户剧团崭露头角,一个个精彩的文艺节目走向了舞台。

垦利区吕剧团排演的吕剧《大爱无疆》、广饶县吕剧团排演的《红杏出墙》、《夫妻井》和利津县吕剧团排演的吕剧《让我再叫一声妈》、《秧歌情》等剧目,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围绕十九大创作了快板《感受新变化 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MV等作品。打造《印象黄河口》系列精品,以东营市多元文化为载体,用大写意的手法,将本地黄河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移民文化等传统文化融汇其中。市、县两级定期举办文艺汇演调演、农民才艺大赛、文艺创作大赛、电视歌手大赛、秧歌比赛、摄影大赛以及联谊晚会等丰富多彩的竞赛交流活动,既丰富了“村村唱戏村村舞”的载体,又让基层群众有了更大的演出舞台、更多的展示机会,群众真正成为了舞台的“主角”。

“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开展七年多来,充分激活了蕴藏在群众心底的文化活力,播下了扎根农村的文化种子,唱出了主旋律,舞出了精气神,也将群众文化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高潮。通过组织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让200万基层群众能在家门口看到精彩的、不间断的文艺演出,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社一品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

走进东营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舞蹈排练室、戏曲排练室、书法练习室等一应俱全,社区居民有时间就会到这里来。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社区艺术团成员在舞蹈排练室练习响扇,“我们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每周都会自发来安宁社区的舞蹈排练室里排练舞蹈。我跟着大家在这里跳了四年舞了,以前有肩周炎、关节炎,现在全好了,每次来这里都很开心。”正在排练的朱云鹃说。

从居民的精神需求出发,安宁社区利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起了文化服务阵地,让社区居民吹拉弹唱有了阵地,娱乐健身有了场所,社区成了居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归宿。

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东营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加大投入,创新载体,突出特色,一社一品,在完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上,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深入推进“一社一品”,就是不仅要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城区基层末梢延伸,实现公共文化设施与群众“零接触”,还要每个社区善于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社区个性,打造体现社区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

(记者 李怀苹)

新闻推荐

为学生打开科创之门 ——记优秀科技教师陈斌

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市科技馆理事……对陈斌而言,“科...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美丽的农家小院2018-07-30 18:27
猜你喜欢:
评论:(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新期待 ——东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综述(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