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垦利新闻 > 正文

乡村振兴,五个方面都要强的“永安镜头”

来源:东营日报 2019-01-25 15:45   https://www.yybnet.net/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诗人的笔下总是有着最理想的世外田园,然而事实上,农民始终摆脱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这样的情况如何改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让人看到了希望。在永安,这种希望正茁壮成长,一个个乡村振兴的镜头记录着发展的新图景。近年来,永安镇深入抓整治、美生态、促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镜头一】

建设田园综合体促进产业振兴

走进永安镇汇通农业食用菌种植基地内,在温暖如春的大棚里,一个个香菇挺着圆润饱满的“身姿”,立在30厘米高的菌棒上,新晋“农场主”党春贵正在菌棚里忙活着采摘。“第一年种就是个丰收年,带动了300人就业,我们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党春贵满怀信心。

党春贵的信心,与永安镇人武部长许开华的努力分不开。永安镇是农业大镇,村里农户与本村或外来种植户间私下流转土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农业发展“低小散”。“由于土地干旱、碱性较重,这么多年来村民都是以种植棉花为生的,虽是看天吃饭,但也有收益不错的,愿意流转的并不多。”农业发展“低小散”的现状让许开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次走访田间地头,带领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流转土地,开始田园综合体的摸索建设之路。

如今永安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方面的建设,积极推动建设集旅游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不仅有效集约的使用了土地,推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更从根本上提高和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镜头二】

强化人才支撑,促进人才振兴

“以往,蟹季一般持续到冬至前后,这几年因为养殖量增加,加上暂养技术提高,吃蟹季越来越长,这次预计将延续至春节。”近日,在上海举办的黄河口大闸蟹推介会上,黄河口大闸蟹养殖基地技术顾问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成永旭向前来咨询的客户介绍道。

成永旭是永安镇聘请的知名大闸蟹研究专家。为全面提升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加大技术创新,探索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高大闸蟹规格、产量和品质,永安镇开工建设了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技术研究院,并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聘请了全国知名的大闸蟹专家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周刚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堂林研究员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高级顾问”,组建了黄河口大闸蟹创新技术团队,为人才引进搭建了有效平台。

乡村振兴要“振心”,关键靠人,核心是强化人才支撑。作为“中国黄河口大闸蟹之乡”,为全面提升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永安镇依托生态优势,借助高端人才,实施科学养殖,开展营销策划,让黄河口大闸蟹完成了从“深藏闺阁”到“走南闯北”的转变。

【镜头三】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促进文化振兴

“产业发展格局新,依靠项目来富民……”近日,在垦利区永安镇二十师村文化大院内热闹非凡,周金峰正带领着庄户剧团的成员们为第五届“村晚”紧锣密鼓地排练着节目。今年,他们不仅在春节期间为自己的村民表演节目,还要走街串巷为邻村乡亲们送去欢乐,增添新年的热闹气氛。

这支庄户剧团的成员平均年龄在45岁,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为村民表演节目到独立承担镇区两级群众文化艺术演出活动,乃至登上东营市的舞台,他们对文艺活动充满热情,也收到了群众的热烈追捧。

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永安镇高标准建成文化大院及功能室,村民跳舞、阅读、交流、宣传政策等,让文化大院成为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百姓舞台、培育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平台、服务群众的公共平台。另外,永安镇通过开展推荐评议“新乡贤”“道德模范”“四德人物”等系列活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镜头四】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生态振兴

走进永安镇胜利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绿树滴翠、杂花如绣,村道两侧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为该村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一幅如画的田园美景跃入眼帘。“以前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土路,遇到下雨天房子漏雨,走路满身是泥,自从搞了美丽乡村建设,盖了新房,修了新路,栽上了花草树木,还建起了文化广场,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说起村子的变化,现年79岁的老人陈友辉笑容满面。美丽乡村建设让胜利村村民切切实实普享实惠,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近年来,胜利村立足自身优势特色,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绘就了美丽乡村新画卷。“美丽乡村建设总目标就是让最美的风景永驻农家,让宜居的村庄普惠于民,让淳朴的民风保持下去……”胜利村党支部书记陈少军告诉我们,近年来,胜利村完成了村内道路与广兴路的对接工程,新建了村文化大院,改造提升了村内南北主街道,改善了村庄面貌。

胜利村的变化是永安镇深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生态振兴的缩影。据了解,永安镇以满足群众意愿为目标,采用规划引领、同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大力实施以村容村貌整治、城乡环卫细化、精神文明提高等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先后实施了旱厕改造、天然气村村通、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结合连片治理和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创建活动,不断加大对农村“五化”等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有效改善了从前下雨出不了门、垃圾随处丢放的局面,处处显现出旧貌变新颜的局面,真正实现了农村环境的蝶变升级。

【镜头五】

选对头雁兴产业,促进组织振兴

走进二十师村党建工作办公室,一面金光闪闪的“光荣墙”映入眼帘,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镇、省级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这是我去年7月去省里领回来的,组织这么认可我们的工作,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二十师村党支部书记周金龙指着“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的奖牌自豪地说道。村集体经济从负债累累到近50万元,二十师的发展是永安镇党建统领促进组织振兴的一个缩影。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永安镇组织委员王德虎说道,“一个村只有建立起一个好的党支部,才可以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村民这些年已形成了这个强烈共识,村民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

永安镇按照强化“选对头雁兴产业”的原则,扎实推进48个村党支部的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老旧房屋改造复垦、土地集中托管等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全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苏倩)

新闻推荐

垦利区惠民工程让百姓安居 为百姓织起乐居安全网

□记者李广寅通讯员张芮报道本报东营讯近日,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胜利社区里传来阵阵鞭炮声,处处洋...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乡村振兴,五个方面都要强的“永安镜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