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鲍家窝周围尽是晒盐滩,也是古老的水旱码头,出产食盐很多,居民以晒盐为生,盐场在此屯盐,并经大清河外运,故人们称这里为“盐墩”,又称“盐窝”。
清初,这里设立了集市,清中期盐业迅速发展,客商纷至沓来,形成了繁华街店,又名“盐窝街”。到清道光末年又分为东街和西街。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清光绪初年,黄河在此决口泛滥,冲毁东街,居民北迁河堤,易名东盐窝;西街与之对应,取名为西盐窝。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黄河在薄家庄决口改道(迤西北老鸹嘴入海),冲毁盐窝东部,居民纷纷迁至西盐窝北侧,取名为新盐窝(今新村)。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东盐窝分为盐窝中村和盐窝东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西盐窝改为盐窝西村。
1958年2月,成立了盐窝公社属利津县。1958年11月改属沾化县,1961年复归利津县。1963年盐窝公社改为盐窝区,1968年又改为盐窝公社,1984年改为盐窝镇。
(记者 方舟)
(资料参考东营市地名办)
新闻推荐
12月9日,利津县教育局中层以上干部到帮扶学校明集乡中心学校开展帮扶、调研活动,深入推进教育帮扶工作。活动中,调研组一行首先向明集乡中心学校51名贫困学生捐赠了羽绒服,开展干部职工与贫困学...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