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民间非遗利津大北街村的“虎斗牛”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4-01-17 16:01   https://www.yybnet.net/
“虎斗牛”于2007年8月成功申报东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虎斗牛”这一传统民间舞蹈节目,起源于凤凰古城东营市利津县大北街村,在黄河口独一无二。

据传清道光16年(1836年),20岁的大北街村民王继先自己研究了扎虎头的技艺。每到春节,扎两个大的虎头,四个人扮作两只老虎斗着玩,招惹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叫好。省却了灯烛,减少了人员,费用自然不高,只不过年年将旧了的虎头糊一糊,破了的虎衣缝一缝,就这样竟然上演了几十年。并且有了正式名称,叫做“老虎斗”,北街村“老虎斗”上演了几十年,大约在光绪年间,一出以“耕牛救主”为主要故事情节的民间舞蹈节目逐渐代替了“老虎斗”。两只老虎保留一只,增加了小猴、耕牛和牧童,使之有了跌宕起伏、悬念迭生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打斗场面,初步具备了故事舞蹈剧的模式,并且有了“虎斗牛”这一正式名称。它情节生动,主题鲜明,场次清晰,结构紧凑。由“饿虎寻食”、“虎猴相戏”、“牧童放牛”和“耕牛救主”四部分组成,演出时间在40分钟左右。值得一提的还有伴奏用的锣鼓经——— 老虎通,为北街村所独创,根据剧情而变化,高、低、疏、密变化多端。每年县里组织汇演,只要大北街的“老虎通”一响,人便潮水似的涌了过来。

从“老虎斗”到“虎斗牛”,生动地反映了劳苦人民大众对生活的热爱,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通过对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行为的褒扬而传达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把“耕牛”这一“义”的化身,通过民间花灯舞蹈这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世人宣扬,达到教化的目的。北街村的民间舞蹈“虎斗牛”内容健康、形式独特,既展示了民间文化的特色,又是中国民间花灯、舞蹈系列中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

(记者 方舟 图/通讯员 魏媛媛) 

新闻推荐

农业种植燥将缓解小麦旱情

俗话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2月5日,东营市大部分地区迎来去年入冬以来的首场有量降雪,全市平均降雪量达4.2毫米,广饶达到了15毫米,此次降雪对全市小麦生产极为有利。俗话说“瑞雪兆丰...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图览第一课2014-02-18 15:46
猜你喜欢:
评论:(民间非遗利津大北街村的“虎斗牛”)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