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河口区的“吕”、“扣”字村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4-02-28 15:41   https://www.yybnet.net/
“吕”字村的沿革

1935年7月,“河(黄河)决鄄城县董庄,大股浸于菏泽、郓城、嘉祥、巨野、济宁、鱼台等县”,数十万灾民无家可归,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遂组织鲁西灾民,到黄河口两岸地区落户垦荒。

当时的利津北部沿海一带,已有零星的垦荒小屯存在。当地政府为了避免原垦户与新移民发生土地纠纷,便将“蔡家屋子、甜水井子、薄家屋子”等数个原垦户村南迁了 6里,腾出地方,从原来的刘家坨子往东连续安置了10闾(古代25户为一闾)移民垦荒户。

后来这10闾垦荒户,有些在战争年代外逃,有些家破人亡已无后人,有些在建国后又回了原籍(鲁西)。实行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的时候,有些闾又进行了合并。目前不少的闾已名存实亡,只有二闾、六闾和八闾尚有点规模。因二闾和八闾紧临,人们又俗称这个地方为“二八闾”。书写的时候人们喜欢简便,又用“吕”字代替了“闾”。

“扣”字村的由来

1936年,利津县的刘奎元到“东北洼”占地,他从现今的东三合村西的一条土坝,向东按自然地段依次划分了十扣土地。利津王家夹河的王玉山和朱家庄的高福善,组织一伙人分管了头扣、二扣和三扣土地;河北来的何云祥分管了四扣土地。

何云祥在自己分管的四扣土地上盖起房子定居下来,后来人丁大增,遂立村取名“四扣”。河口区凡带“扣”字的村名,其意皆由此而来。

(记者 方舟)(资料参考东营市地名办) 

新闻推荐

激发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旧凉席上抽出竹篾,废旧横幅剪出图案……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风筝。”(《黄河口晚刊》3月19日A05版)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河口区的“吕”、“扣”字村)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