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八大组1943》:铭记历史的伤痕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4-03-07 15:43   https://www.yybnet.net/
程建国及他的作品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被称为“北方小延安”。

这是一方美丽的家园,被黄河孕育滋养。

直到现在,老一辈人仍然念旧地称她“八大组”。“八大组”这个名字,穿越时空,闪耀在这片土地不太久远的历史上空,供后人仰视。

程建国,一位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展现一段“八大组”的疼痛历史,铭记历史的伤痕,铭记人民的功勋。

不能忘却的纪念

早春,当16万字的《八大组1943》重重地摆放在桌上,历时两年的付出终于以书的形式呈现,程建国的心中是一种稳稳的幸福。

这幸福,是用文字回馈家乡、拜谒革命前辈的踏实的感觉。“让更多的人知道家乡曾遭遇过那样一场惨烈的‘浩劫\’,知道家乡的人民是怎样无畏地抗争,心里就安稳了。”程建国说。“八大组”是现在的垦利县永安镇驻地,抗日战争期间的1941年—1945年,八大组就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希望之光,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垦区抗日指挥机构——— 清河区党政军机关就驻扎在这里,八大组也由此被誉为“垦区延安”。八大组曾是一块祥和的乐土,却在1943年—1945年,惨遭日本侵略者践踏。

1943年冬,日伪军两万五千多人出动飞机、坦克,从南、西、北三面围剿垦区,开始了疯狂的“21天大扫荡”,他们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疯狂屠杀抗日军民。“点天灯”、“剥人皮”,无恶不作,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滔天罪行。《八大组1943》以21天大扫荡为主线,循着垦区八大组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脉络,赞美了垦区革命根据地人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英雄无畏精神。小说通过真实的历史故事和曲折惊险的战斗场面,塑造了黄河两岸根据地人民英雄儿女的光辉形象。这一段历史不能忘记,我们用文字纪念它。

还原历史的真相

八大组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桃花园子。

从明弘治七年开始,这里就有了陆地;清光绪二十四年,开始有人居住;1904年开始,四面八方逃荒要饭的人们背井离乡,陆陆续续在这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过着平静淡泊的生活。或许是为了寄托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美好生活的希冀,人们把赖以生存的家园叫做“桃花园子”。

1935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组织鲁西灾民4200人来此垦荒定居,每200人左右编为一个大组,桃花园子正是第八大组,因而更名为“八大组”。随着外地移民的不断迁入,八大组逐渐发展为垦区中心集镇。1936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鼓励他的退伍“功劳兵”永远在这里安居,将八大组改为“永安镇”。但人们仍习惯称这里为“八大组”。

当日本人的铁蹄踏碎了这里的宁静,给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刻骨的伤害和仇恨,每一个故事都饱蘸着血泪,也埋藏着不屈与抗争。

程建国痴迷垦区八大组这段炮火连天,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史,被日伪军制造的一起起骇人听闻的惨案激怒,被抗日军民的顽强斗争感动,被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反抗精神震撼。他历时两年多,怀着敬仰之情,查阅了垦利县、利津县与那段历史有关的所有史料,走遍了八大组一带的村村落落,请教了垦利县的历史学者,把八大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进行了汇集,把这段波澜壮阔的垦区抗战史浓缩在了1943年。

这里,有雄才大略、威震敌胆的传奇将军杨国夫,有能文能武,谦逊儒雅的政治委员景晓村,不屈不挠坚持垦区革命根据斗争的行署主任李人凤,有英勇善战、飞檐走壁的“双枪英雄”程勇刚,有舍身炸碉堡的爆破英雄侯登山……

这里,还有闻名全国的支前模范郭景林大娘,送子参军、两个儿子血洒疆场的张大娘,还有做军衣、做军鞋、纺线的李大娘、王大娘……

每一位有名字或者无名字的英雄,都被程建国在遵循史料真实的基础上或勾勒或刻画,每一个伴随真实事件发生的细节,都被程建国细致地描摹。

书写故乡的脊梁

出生于利津县汀罗镇的程建国钟情于故乡的人文历史、一草一木,并能用历史的真实与文学的浪漫编织成一段段关于人的故事、关于事的人脉。这些人、这些事,就是他生活的故乡的脊梁,倔强地挺立。

1981年,高考落榜的程建国不知道自己今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但是,无论是他在一千二林场割豆子,还是到渤海农场“牧鹿”,这是扛起一百五六十斤重的玉米渣子挑战自己体力的极限之余,他都没有把书本丢下。

1983年,在全省高教自学考试中,程建国拿到了山东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之后又通过考试有了跳出农门的机会,文学给程建国的命运插上了翅膀。

程建国写诗,也写散文,他的文学作品集《探索者》和《风雪铁门关》真实地记录了他的生命轨迹,而他对历史真实的探究和思索,也反映在他的历史人物传记《中国清代著名百官》和长篇历史小说《铁门关风云》中。

当程建国无意中翻拣出铁门关的历史遗存之后,他怀着激动和敬仰,开始了对那段历史冷静的回顾与客观的叙说,叙说已经被黄河的泥沙掩埋的明清移民后代的辛酸史;当他收集了太多红色八大组惊心动魄的抗争故事后,开始了对那段历史贲张的描写与直白的演绎,演绎黄河三角洲地区无数先烈与乡亲的抗争史。

无论程建国以何为题材,他心中最重的,仍然是人,是与他一样出生、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乡亲,是与他一样景仰前辈功绩的兄弟姐妹。他们是故事的灵魂、故乡的灵魂。 (记者 李静) 

新闻推荐

长篇历史小说《八大组1943》首发式在垦利县永安镇举行

本报讯3月15日上午,东营市作家程建国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八大组1943》首发式在垦利县永安镇举行。《八大组1943》是程建国历时两年多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1943年日寇在垦利县永安镇(也称...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男生也会哭2014-03-20 15:30
猜你喜欢:
评论:(《八大组1943》:铭记历史的伤痕)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