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大学习 大调研 大改进·本报赴县区调研采访系列报道 “铁门关”: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东营日报 2018-06-02 10:4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敏

四月末,记者走进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美景如画,村容整洁,村民从容,不禁感叹,“最美人间四月天”、惊艳今日“铁门关”!

历史上的前关村,是昔日“铁门关”遗址所在。在前关村的史志墙上,详细记载了“铁门关”的兴盛与凋敝。铁门关是明清两代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人口密集,店铺林立,几百年前曾名闻天下。有歌曰:“豪哉铁门关。帆如驶人如蚁,海客来耀锦绮,掷腰缠如敝履。熙来往兮宴宾朋,祈灵佑兮隆典,梨园一曲醉升平,酒绿灯红罗甘旨。更有星相医卜,舞女歌姬炫厥,聪明妙听视,不远千里来,逦迤风尘几过客,叹羡为抚嗟,兹海滨一蕞尔,滋息繁荣得至此。”然而,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夺大清河河道(济水下游)入渤海,这次决口让济水彻底消失。从此灾祸骤降,海啸河患连连不断,铁门关频遭洪流损毁。光绪十二年,铁门关最终被黄河水淹没。洪流涌过,留下一地荒凉,繁华尽处,沧海归于桑田。

繁盛一时的铁门关虽然实物已然不存,然而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深刻地影响到当地的一些文化传统和习俗。1957年,“铁门关”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文物普查时,因地上已无建筑物,故又改为“铁门关遗址”。1979年,利津县将其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山东省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前关村更是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市级安全文明村”。

今日的前关村,这颗昔日的“济水明珠”,缘何再放光彩?村党支部书记崔星国给出了答案,“近年来,村里办了三件事:一是成立了前关村家庭农场,依托农场实施了土地深松项目,实行种子、肥料、农药统一购置,节约资金,提高产量。流转土地100余亩建设了养殖园区,14户群众在此发展养殖业,户均收入15万元以上。二是新建铁门关文化馆,把招牌亮出来。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占地360平方米的铁门关文化主题展馆,并对村庄进行了整体仿古式打造,建成了仿古式村庄大门、铁门关城墙、戏楼式乡村剧场等一系列仿古建筑,建设了3000余平方米的休闲广场,让人们走入铁门关,全面接受历史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先后成立了石磨面粉、手工老粗布、手工鞋合作社,把农产品搬到网上,建设了‘电商之家\’,让前关人足不出户就能做生意。”

“铁门关人骨子里就流淌着经商的血液,希望前关村能够再现昔日铁门关商贾如云、游人如织的辉煌。我们深谙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增加群众收入,才能推动村里的发展。”据崔星国介绍,自2016年开始,前关村村集体流转土地近500亩,建设了300余亩的围村林,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集中华钙果、葡萄、苹果为主的“百果园”。2017年下半年,前关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600余亩,计划总投入3.2亿元,建设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垂钓、农事体验和拓展训练等功能区,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步同生”,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目前该项目景观湖区域已完成施工,园区中心区域的生态餐厅及温室大棚即将完工,预计7月1日面向游客开放。

忆昔日铁门关,唏嘘不已,观今日“铁门关”,容貌靓丽。若问乡村美景哪里寻?请来前关村看一看!

新闻推荐

?本期推荐?陈庄第五届“临合蜜”采摘节

?我们带你玩?初夏时节,天气宜人,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候。东营有很多地方值得一玩。本报县区新闻部《周末去哪儿...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学习 大调研 大改进·本报赴县区调研采访系列报道 “铁门关”: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