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打造“上农下渔”生态产业链

来源:东营日报 2018-09-26 10:08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记者来到利津县明集乡生态高效标准化池塘,看到郑家村村民唐龙龙正在池塘边给鱼虾喂食。“以前这里大片都是盐碱地,可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少,产量低,靠天吃饭,一年下来一亩地也挣不了几百块钱,自从实施‘上农下渔\’项目后,我们一家承包池塘20亩,养殖草鱼、花白鲢和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光养殖一项就能达到亩产20000元,收入比之前高出几十倍。”唐龙龙告诉记者。

郑家村根据土地盐碱及旱、涝等特点,探索出了一条挖池抬田、以渔改碱的“上农下渔”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新路子,上边台田以棉花为主,玉米、林果等为辅,下边池塘养殖草鱼、鲤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实现高附加值的开发和集约化经营,成为带动养殖业发展的新亮点。

为促进“上农下渔”模式的推广和高质量发展,村里成立了建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将400亩台田,400亩池塘,纳入合作社集中管理,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到“集团军作战”的转变。去年,利津县以建国水产养殖合作社为主体实施了生态高效标准化池塘建设项目,投资100万修建高效生态标准化池塘、蓄水沉淀池、道路等基础设施,推动“上农下渔”模式向高效化、标准化发展,带动西堤村等周边村村民一起发展了养殖产业,拉动当地渔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之前,我们的养殖品种主要是以四大家鱼为主,自从实施了‘上农下渔\’的模式后,我们可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等品种,台田和池塘两份收益。”唐龙龙告诉记者。由于台田渗水的作用,池水含有一定的盐度,不仅适合常规淡水鱼类生存,而且非常适宜放养广盐性鱼虾类,增加了养殖品种的数量。此外,台田还可以种植棉花和林果等经济作物,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靠天吃饭、种植单一的发展模式,曾经带不来一分钱收益的盐碱滩,现在成了村民致富的“聚宝盆”。

针对盐碱地“旱、涝、碱”三大难题,利津县因地制宜确定了工程的开发标准和不同的开发模式,灵活多样的选择乡镇规划、村开发、户承包及公司开发返租等开发形式,创建了集水产养殖、蓄水灌溉与发展高效为一体的“上农下渔”模式,该模式已在汀罗镇、陈庄镇、盐窝镇及明集乡9万余亩盐碱地得以推广和应用,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据介绍,下一步,利津县将大力实施“海洋强县”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坚持陆海统筹,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做大海洋渔业产业,做细海洋渔业服务,做强海洋渔业管理,积极融入全市国家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记者 吴文召 通讯员 李伟伟)

新闻推荐

他把见义勇为奖金资助给贫困娃盖劲正:这个钱就是做好事得的,也应该做好事花出去

本报讯9月11日上午,利津县水利局工程师盖劲正委托共青团利津县委工作人员再次走进盐窝镇中心小学,把自己见义勇为获得奖励...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上农下渔”生态产业链)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