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早,利津县凤凰城街道西冯村内的日间照料活动中心便热闹了起来。十余名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忙着包饺子,院内老人们晒着太阳、唠着家常,好不惬意,理发室内,55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德新正为老人理发……
“你们来的真是时候!”王德新一边为老人理发一边与记者一行攀谈了起来,“阴历每月初二,我就在这里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他说,这个习惯从2009年开始,坚持到现在已经近10个年头,原来在村文化大院一处敞篷里给老人理,现在有了这宽敞明亮的日间照料活动中心,理发室随之也搬到了这里。
“以前理个发要跑到县城,现在在家就能理,省钱又省事。”83岁的冯玉贤老人理完发,不紧不慢地走到装有热水器的水龙头前,冲洗完头发吹干后便来到院子里一个桌子旁,安然地坐了下来,“从去年开始,每月初二村里还让我们这些70岁以上的老人一块吃个饭,不为别的,大伙能凑一起心情就很好啊!”
除了给老人理发、组织吃饭,每逢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村里还会为他们送去生日蛋糕。王德新至今还记得去年给村里的刘召贤老人送蛋糕时的场景,“我们送完蛋糕要走了,老人在门口拉着我的手说,‘活这么大岁数了,孩子从没住下给我过过生日,你一定要留下来。’”
在忙碌的志愿者队伍中,记者见到了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团工委书记刘振海,他告诉记者,西冯村特别注重孝亲敬老文化建设,“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村里吵架的少了,家家户户睦邻友善,村风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除了西冯村,目前,包括西李村、店子村等在内,孝老敬亲系列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人人争当敬老楷模、村村建设和谐文明家园的氛围在利津县格外浓厚。“乡风文明了,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劲头也足了。”利津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利津县将以“凤德利津”建设为引领,带动文化振兴,为利津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中午11点钟,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一桌。“在这里爱吃饭,心情也好!”87岁的王德胜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对面的王建成老人开玩笑道:“可不,这些年生活条件好了,村里也想着我们这些老人,你都活成小青年啦!”一桌人吃着饺子,开心地笑了起来。 (记者 马高超)
记者感言
乡村振兴,振兴的是产业,振奋的是人心。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结合起来。
西冯村数年如一日,将弘扬孝老敬亲文化“进行到底”,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在这股文明的乡风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提振了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西冯村的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文明乡风,既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新闻推荐
韩利学到利津县督导环保重点问题办理情况时要求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排查整改环保问题
本报讯11月28日上午,副市长韩利学到利津县督导环保重点问题办理情况。韩利学先后来到利津县陈庄镇东营昭瑞工贸公司、...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