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营 今日垦利 今日利津 今日广饶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今日利津 > 正文

女子放映队:光影照亮乡村之夜

来源:大众日报 2019-08-09 09:55   https://www.yybnet.net/

女子放映队的姐妹们。电影放映前,綦冬梅(前)和队员们换上艳丽的旗袍后,开始化妆。(本版照片由陈巨慧摄影)■周末人物我们都是追梦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露天放映,爬墙上屋拴绳子挂幕布,女放映员个个都是“高手”。老百姓说,“了不得啊,这小闺女年轻轻的,没有个爬不上去的。”“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似钻。”夏夜,蚊子隔着衣服能咬你一身包……

□本报记者陈巨慧

“当人们结束工作回到家中,有这样一群人,却开始了征程。他们披着落日的余晖,他们迎着肆虐的晚风;他们身着黄昏的彩霞,他们手握夜幕的繁星;他们穿越田间地头,他们走过乡村小城;他们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点亮知识的明灯,铸造文化的雄城……”

7月9日晚7点半,利津县盐窝镇十南村文化广场小舞台灯光如昼。一场古典优雅的旗袍走秀后,利津县女子放映队队长綦冬梅和队员们迅速换上西装套裙,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他们》,致敬奔波在村落间的电影放映人。广场上,早早赶来的三四百名村民饶有兴味地观看着表演,欢笑在人群中弥散。

这并不是一场专门的演出,只是利津县女子放映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中的一个环节。三个精致的小节目演完,夜幕又沉了些,灯光暗下,期待已久的大银幕亮了起来。

每次出发就像冒险

科教片《农村消防安全故事》《藕塘池里的清洁工》,戏曲故事片《我爱我爹》,这一晚的放映内容,让来看电影的村民挺满意。但他们不知道,这是女子放映队跟老天“赌”来的一场放映。

“雨还滴答呢,晚上能停吧?”“我对象刚给我发了视频,他那边都积水了。”“今年天气预报也不准了,预报今天不下雨,忽然就下了呢。”“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我看西北方向挺明快,应该没事。”7月9日下午4点,女子放映队出发前的小会上,姐妹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天气。

“放电影放的,都成职业病了,一到下午就仰起头来了,光看天。尤其是这样的天气,你到底是出去还是不出去?不出去吧,万一一会儿雨不下了呢?出去吧,万一再淋了雨呢?有时候刚到地方天还挺好,支上幕,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特别是去黄河滩区放电影,下了大雨大坝上的红泥打滑,车根本爬不上来。天天出去就跟冒险似的。”队长綦冬梅直言快语。

说起建立女子放映队的初衷,綦冬梅说:“本来,利津公益电影放映队女放映员就比较多,后来看了一部专门讲述女性放映员故事的电影《银幕恋情》,就产生了建立女子放映队的想法,并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然而,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女子放映队刚开始工作就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放电影需要搬抬放映设备,几十斤的放映机让男放映员来搬轻轻松松,到了女放映员这里就比较费劲,“在放映现场要让村民帮忙,如果找不到人,那就得女人当男人使了。”

一个女放映员,大晚上出门在外守着一台机器,除了放映电影,还要应对动物“攻击”、醉汉闹事等各种突发状况;半夜里放完电影,几个女放映员必须要开车经过黑漆漆的乡路才能回家,紧张、害怕、无助时常涌上心头。但最让她们忧心的还是变幻莫测的天气。

都说农民“看天吃饭”,为农民服务的她们,比农民更关心天气。不是她们经不起风吹雨打,在她们眼里,放映机比她们“金贵”。綦冬梅说:“遇到突来的大雨很正常,有的雨毫无预兆,一来就跟盆泼的一样。有时候突然刮八级台风,装幕布的布袋子一下就卷到电线上去了,自己吓得不行,还得先顾机器,赶紧断电,把放映机、喇叭都搬到门楼下面,等收拾完这一摊子,浑身就全湿透了。如果雨下得小,观众还不想走,就给放映机打上伞,坚持放完。”飘忽不定的雨让队员们很心焦,但其实下雨天才是她们的休息日。利津县现有七个乡镇510个行政村,每个村一年要放映12场公益电影,放映队每年承担着6120场电影的放映工作,这对于仅有12人的放映队来说,任务非常艰巨。从每年4月中下旬农村公益电影开始放映起,只要天气允许,她们每天都出发。“到农村放电影不怕天气热,天越热人越多,我们尽量赶着天暖和的时候去放映,观众也舒服点。这样紧赶慢赶,一般也得到10月中下旬才能完成任务。”

爬墙上屋个个都是“高手”

7月9日下午5点,县城的雨停了,天空依旧阴沉。女子放映队决定赌一把,集结出发。

统一喷绘的4辆微型面包车塞得满满当当,大到放映机、喇叭、幕布、支架、方凳,小到蚊香、花露水、风油精、钉子、锤子,每辆车上的空间利用率达到了最大化,只留了小队三个放映员的位子。为体验放映员的生活,记者坐上了毕花绪小队的车,目的地是盐窝镇十南村、十东村和十西村。

“一般我们三个人都在邻近村放映,到一个村就放人放设备,等到晚上电影放完,再一个村一个村地把人和设备接上。”毕花绪一边开车,一边给记者答疑解惑。她和队长綦冬梅一样,也是2007年投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一干就是12年。“我现在腰不好,很少开车了,之前女子放映队实打实全是女放映员,后来有几个人病退了,现在给每个小队都配上了一个男放映员,他们开车技术比我们好,搬机器啥的也有劲啊。”

从县城到盐窝镇有20多公里的路程,气温不高,车速不快,雨后的空气从打开的车窗吹到脸上,有些湿黏。从大道转到小路,越往前走路面上存的水越多,低洼处的积水已经没过了小半个车轮。空气中草木雨露的清香,也逐渐被牛粪发酵的气味所替代。毕花绪说:“闻见这味儿就快到盐窝了,盐窝搞养殖的很多。看这积水,这边下得可不小,晚上别再下了就行啊。”

对于这些拐来拐去的乡间小路和错落无章的村子,毕花绪极为熟悉,每个村子她们每一年都至少要来上六趟。

下午5点42分,到达十南村文化广场时,队长綦冬梅正在和几个旗袍走秀的姐妹在小舞台上排练。刚停稳车,随綦冬梅她们一起来的男放映员薄海峰,就麻利地打开后备厢,和毕花绪、同队的张军伟一起搬机器、搭支架、挂幕布。他说,自己是今年才加入放映队伍的,女放映员不容易,“我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只要时间来得及,就帮她们安置完,宣传好再去自己放映的村。”

姐妹们一起帮着摆塑料方凳,记者也过来搭把手。“我们都得摆好了座位,点好了蚊香,请老百姓来看电影。”綦冬梅笑着说,“现在有男放映员帮着,能轻快点儿了,但是男同志干的,这些女同志都能干得了。最早的时候还没有幕布架杆,都是爬墙上屋拴绳子挂幕布,个个都练出来了。有时候在那个绳子上系上砖头,四五回也甩不到墙那边去,也很急躁,后来就都逼出来了。老百姓都说,‘了不得啊,你看这小闺女年轻轻的,没有个爬不上去的啊。’习惯了也就觉不出来咋着了。”

“村民同志们请注意,今晚上咱电影公司上咱村来放电影,请大家吃完晚饭以后,来广场看电影。村民同志们请注意……”见放映设施准备得差不多,薄海峰和张军伟拿上毕花绪刚刚写好的海报,开车在十南村的小街巷里转圈宣传,车载喇叭“嗓门儿”很大,引得村民频频观望。见到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他们就下车贴上海报,再给门口纳凉的村民分发传单,告诉他们晚上放什么电影,叮嘱他们去看。

在十南村宣传完,薄海峰把张军伟送到几百米外的十西村文化广场,帮她架好幕布,做好宣传,最后响着喇叭,一路来到了他的放映点十东村文化大院。“以前十东村是毕姐放映的村,这个文化大院是刚建好的,在村子最边上,旁边就全是野地了,晚上一个女同志在这不安全,十南村条件好一点,我就跟她换过来了,你看那一片全是烂芦草啊。”薄海峰继续忙碌着。

映前表演让“老树发新芽”

晚上6点45分,记者回到十南村文化广场的时候,之前摆好的80个板凳已经基本坐满了人,还有一些老人自带马扎,掺坐其中。

綦冬梅此时已跟姐妹们换好了颜色鲜亮的旗袍,化妆、梳头,作着映前节目演出的准备。刚刚还长裤长褂搬上爬下的毕花绪也在其中,“女汉子”秒变“小女人”,记者差点没认出她来。

“我们的映前节目实际是借鉴了老放映员的经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放映员不仅放电影,还多才多艺,文艺表演很普遍,对营造现场氛围特别有用。”綦冬梅说。

随着数字电视、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的普及,群众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在农村延续了几十年的露天电影,仿佛在很短时间内就被群众忽视、淡忘,出现了“上热下冷”的局面。作为女子放映队队长,她没有灰心,积极响应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号召,想方设法让“老树发新芽”,让露天电影重放光彩。

受标准化放映中映前宣传的启发,她和姐妹们先推出了以快板表演作映前宣传的新模式,编排了一些简单的快板,将当天要放映的科教片、故事片的内容简介编成顺口溜,在电影放映前给农民们表演,效果非常好。

创新的闸门打开,新点子纷至沓来。綦冬梅和姐妹们根据村民爱跳广场舞的特点,学跳广场舞,在放映前给村民表演,并让他们加入其中,教他们一起跳。等村民把广场舞学会了,她们又穿起靓丽的旗袍走起了秀。快板书、三句半、诗朗诵、舞蹈、太极拳、旗袍秀等节目不断更新,既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聚集了人气,又为当地老百姓奉上了丰盛的“文化套餐”,在当地深受欢迎。

“毕竟不是本行,我们的表演很不专业。特别是在刚开始进行表演的时候,站在台上面对村民,感觉还挺不好意思,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因为面对的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綦冬梅说,“现在不是有个概念叫附加值吗,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不断增加公益电影的附加值,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公益电影服务。”

天色渐暗,云层愈厚,感觉雨点随时就会滴下来。广场上的人却是越聚越多了,除马扎方队、方凳方队外,孩子们组成的站立方队和直接开着三轮车来的机车方队也声势浩大。盐窝镇十南村党支部书记张祥军告诉记者,“村里的老百姓还是很欢迎她们来放电影的,一般早晨一上班放映员打来电话,咱就在喇叭里宣传一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丰富了村里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家集体看电影也提高了凝聚力。十南村现在有2478口人,在家的常住人口有一千七八,对于放电影感兴趣的还是老年人,映前节目这么一搞,不少年轻人也过来凑凑热闹。今天天气不好,来的人比平时少点。”

对孩子一直很亏欠

晚上8点15分,映前演出已经全部结束,十南村、十西村和十东村的观众们都已走进了光影的世界中。换好衣服的綦冬梅终于能坐下来,跟记者聊聊天。

2007年,利津开始推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时候,她31岁,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12年后的今天,儿子即将跨入大学校门,成为一名飞行员。“之前这么多年一直顾不上孩子,从上一年级开始,晚上就报辅导班,吃小饭桌。等我从村里回来,早的时候十点半,晚的时候就得十一二点,孩子都睡觉了。对孩子一直觉得很亏欠。”雷厉风行的綦冬梅放下外表的坚强,泪水涌动。

2015年9月9日,过生日的儿子鼓足勇气跟綦冬梅说:“妈妈你今天晚上别出去放电影行吗?求求你了,你今天晚上在家里吧,人家过生日都是爸爸妈妈给过,你从来都不在家。”儿子的话让綦冬梅很心酸。“咱干队长,咱不能不出去啊。”綦冬梅还是没能满足儿子的心愿。晚上在村里的时候,綦冬梅收到了儿子发来的微信“妈妈,我想你了”,泼辣乐观的綦冬梅流下了眼泪。“对于女人来说,孩子最重要,但是咱这个工作就这样,也没办法。”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考验着女人的天性。像綦冬梅一样,女子放映队的女放映员大部分都在40岁左右,在家庭、孩子需要照顾的时候,她们却常年扎根农村,对家人留下的满是亏欠。

家人生病不能请假照料,自己更是带病坚持工作。綦冬梅说,女放映员基本晚饭都拿零食将就,胃都不好。利津农村夏天晚上特别潮湿,她们也都有腰疼的毛病,一旦发作,只好白天推拿,晚上坚持放电影,实在疼得受不了,就等机器设备调试好,铺上两张空白的海报,躺在晒得暖烘烘的地上。“除非真是发高烧坚持不了了,那时候就只能请假。这种情况一年下来很少。也不知道咋的,好像干着这一行,老是绷着弦,放映期间连感冒发烧的机会都没有,等放映任务完成了,来到11月份12月份,马上来一次感冒,就像给身体休个年假,放松一下。”

綦冬梅说,支撑姐妹们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做下去的力量,是老百姓对电影的热爱,“放映之前有村民主动帮着抬设备、布置现场,放映中有什么突发状况,村委会也有人在现场给协调解决。最重要的,是村民对电影的喜爱,让我们孤身在外的小女子感受到他们的热情。”

黑漆漆的夜里,

得自己给自己壮胆

晚上8点50分,十南村文化广场熄了灯,此前热闹的小广场一下子冷清起来,只有十几个“忠实粉丝”边看边议论,沉浸在电影的剧情当中。记者又去十东村、十西村转了一圈,发现观众数量非常平均,都是十个左右。

十南村70岁的村民张兆春说:“今天放的戏曲片挺有意思,反映的是我们老年人的生活。”

十西村76岁的老党员胡锡俭说:“每次放电影我都来,今天晚上放的《血染北沙河》很好看,我最喜欢看抗战片了。”

十东村67岁的村民鲍其香说:“不管放啥我都爱看,不放电影我们也是在这小广场玩啊,有电影看多热闹。”

“在村里,老百姓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上地里去了,都睡觉早,路灯也关得早。”毕花绪正说着,几只蚊子飞扑过来,记者赶紧拿起花露水猛喷,她笑笑递过来风油精说:“花露水不管用,得抹点风油精,这里的蚊子可厉害了,这还没到时候,都说‘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似钻’,这里的蚊子不但嘴快,个头还大,‘三个蚊子就是一盘菜’,我们都穿得很厚,穿得薄了,隔着衣服也能咬一身包。”

9点半,电影放映结束,观众们瞬间离场,毕花绪开始收拾她的装备。“现在一般村里的文化大院都建在村边上,有的旁边就是一片坟地,放完电影一个人在那等车真是害怕啊,只能自己给自己壮胆。有时候也有好心的大娘,非要陪着一起等,儿子来叫也不回去,这时候就特别感动,自己吃再多苦都值了。”

9点52分,黑漆漆的小广场被两束灯光照亮,车来了!薄海峰、张军伟和毕花绪一起,像变魔术似的迅速把设备装进车里,伴着音乐返程回家。

夜里,记者收到了綦冬梅的微信:“前年我爸爸查出胃癌晚期,我也没能天天晚上陪他老人家,就是白天在医院陪老人,晚上出发放电影。在出发放电影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没法诉说的,也是没人能体会到的伤痛。晚上没说这事儿,我是怕自己控制不住。”

■记者手记

我们以为的苦,是她们的平常

□本报记者陈巨慧

从几个放映点采访完回到住地,已是夜里近11点,各种身体的不适感一起袭来。仔细一想,这些症状都似曾相识,似乎全是女放映员们所说的那些职业病。只是无间断采访体验她们的生活十多个小时,就这么快“感染”了吗?

症状一:腰酸胀疼痛,坐立难安。采访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女放映员们总是坐一会儿,站一会儿,再坐一会儿,每次间隔15-20分钟,堪称“此起彼伏”。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腰疼发作,无法久坐也无法久站。腰疼是女放映员们的通病,除了每天要搬运重物外,罪魁祸首就是利津当地农村夜晚湿凉的空气。采访当天刚下过雨,湿和凉叠加,仅仅一个晚上记者就中了招。

症状二:胃疼肚饿不敢吃。女放映员们每天下午5点准时出发,通常是带点饼干、面包,放映间隙吃几口对付一下,回到家已是夜里十一点左右,早就饿过了劲,再加上工作劳累,洗漱完就赶紧睡了,长此以往,胃的“意见”自然很大。晚上体验采访时,记者有盒饭吃,虽然晚上接近8点才吃,饭已经凉透,肚子饿吃得又比较急,比她们平时的就餐条件还是好得多。可即便如此胃部还是烧灼疼痛,回到住地觉得饿,想吃点东西又觉得太晚只好隐忍。

症状三:喷嚏不止,鼻涕不停。女放映员们说,队里经常会集体犯鼻炎,一个都落不下。原本觉得不可思议,体验过后才明白,天气凉、湿气重和荒郊野外的各种花花草草易过敏,鼻炎发作只需一晚。

症状四:全身刺痒,湿疹萌发。放映员为了防蚊,穿得很厚,不能及时排汗,皮肤也比较脆弱,蚊子再来“抛砖引玉”叮一口,湿疹一触即发。

症状五:怕动物怕醉汉怕黑。女放映员们讲了很多她们在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听下来大概可分为动物攻击、醉汉闹事、黑夜独处这样三类。有的女放映员去村民家接电被狗咬了,肥皂洗洗坚持到放映结束才去医院处理。有的放映过程中受到醉汉、精神病人的阻挠、威胁,等村里人把他们劝走再继续放映。还有几乎每晚都必经独自一人在黑夜中等车,明明两个村相距几百米,看见车灯了,却迷路过不来,苦等一小时是常事儿。或许是因为听女放映员们说得多了,晚上在村里采访时也有了同感,回住地独自上楼时竟也是心惊肉跳。

其实,记者一遍遍鼓励女放映员们说出自己的心声,诉苦也好,甜蜜也罢,无非就是想多得到点第一手素材,可每个人说的故事都既平淡又雷同。真正体验了她们的工作和生活,才意识到,我们所以为的苦,对于她们来说早已是习惯、是平常。

她们只是一些普通的女儿,她们只是一些普通的妻子,她们只是一些普通的母亲,她们只是全省4100多位公益电影放映员中很普通的那一群。有了她们,夜晚的乡村,有了欢笑,多了人气,发了生机……

新闻推荐

以示范片区带动全域乡村振兴

□记者李明通讯员李伟伟报道本报利津讯7月31日,顺着黄河大堤眺望“临合蜜”示范基地,基地内采摘...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女子放映队:光影照亮乡村之夜)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