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东营市3213辆出租车、90辆公交车、2112辆公务车以及60000余辆私家车,实现了‘油改气\’,已安装的车用气瓶数量达65517只,2010年新改装8928只。”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张国珍向记者介绍了东营市车用气瓶应用行业的情况,近几年私家车辆受运行成本的影响,也纷纷由燃油改为燃气,近两年车用气瓶应用行业发展迅速,车用气瓶数量成倍增长。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王全升介绍到,自2003年至今,车用气瓶以年均110%的速度迅猛增加,数量已达65000多只,占全省车用气瓶总数的一半,也是全国车用气瓶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但车用气瓶使用压力高,充气时压力变化大,使用环境复杂,盛装的天然气介质易燃易爆。”王全升说,为了保障这一危险行业的使用安全,国家对车用气瓶改装、充装单位都提出了很高的具体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充装、改装环节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从而给车用气瓶安全使用埋下了大量隐患,也给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压力。
“虽多次对车用气瓶充装单位、改装单位进行治理,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车用气瓶安全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采用科技手段,通过推广自动充装控制系统,加强对车用气瓶充装环节的控制,使违法、违规车用气瓶不能使用。”提到车用气瓶安全时,王全升说。
王全升告诉记者,“气瓶自动充装控制技术通过使用电子标签,记录每只气瓶生产、安装、监检、注册、定检、充装等环节的情况,加气时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合法的信息无线传输给加气机实现自动充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不合法的信息,加气机都不能完成充装,从而将非法气瓶拒之门外。”
那么该如何通过管理电子标签来保证该系统的安全运行,王全升说,有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关于加强车用气瓶电子标签应用管理使用的意见》的保证,明确车用气瓶改装、注册、检验、充装、使用各环节电子标签的使用流程、管理要求、承担的职责;编制车用气瓶安全管理的软件;强化电子标签的综合管理;强化电子标签的粘贴管理以及丢失电子标签管理。
据了解,目前东营市所有县区都已经应用了车用气瓶自动充装控制技术,全市22家车用气瓶充装站,有20家已正常运行该自动充装控制技术,有两家已经与省标准化院签订应用合同,准备近期安装。
“目前,东营市车用气瓶检验单位达5家,检验单位的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位于前列。”针对东营市车用气瓶检验单位情况,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王国庆对此作了解答,8月份对车用气瓶检验检测单位检查中,各检验单位的总体情况较好,但部分单位依然存在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不够及时等问题。
对此,质监局将通过多项措施督促5家单位的安全检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该执法的必须执法,该上报的必须上报,该建议吊销许可证的必须建议吊销。”王国庆说,为此还建立了车用气瓶检验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8月20日曾在省特检院东营分院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第二次联席会议将于9月底召开。”
“还将张贴公示牌,公布授权检测范围、检测依据、检测项目及流程、检验收费标准、检测质量承诺以及12365举报电话等。”王国庆说,这样车主就可以了解车用气瓶检验流程、收费情况,“还可以通过举报电话对检验工作进行监督。”(记者 赵尔靖)
新闻推荐
在19日的《黄河口晚刊》写下《寻子网东营志愿者首次街头“呼唤宝贝回家”》这篇文章时,我第一次了解到在东营的大街小巷竟有这样一群爱心志愿者;这群年轻人坚信“岁月稀释不了亲情的血,距离分不开相...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