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主张理性消费,善待环境,回归绿色;他们选择从生活点滴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又为周围的环境着想。
有人说,他们叫“乐活族”(Lohas),因为他们倡导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是生活的最高标准
主角:“乐活族”任先生
年龄:42岁职业:自行车店主
乐活理念: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
简单的白色T恤、淡绿色的休闲凉鞋、言语中透着闲适,这就是记者对任先生的第一印象。
40多岁的任先生看上去像30刚出头,当记者问到他的秘诀时,“爱运动的人心态好啊。”任先生是东营某自行车店的负责人,从2003年开始从事自行车行业,两年前又做起了自行车运动网站。
选择这一行,是因为他追求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选择了这一行,任先生爱上了自行车运动,爱上了绿色骑行。
“在东营,在中国,汽车在大范围地普及,人们的运动越来越少,特别是中年人吃饭、应酬多,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生活方式其实很不健康。我们的观念需要改变,不应该在物质上去攀比,而是选择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任先生每周都组织车友做短途骑行,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去年8月份绕青海湖的骑行,“青海湖就像一个世外桃源,它周边有成片的油菜花,蓝蓝的天、低低的云彩、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映在湖水中,水天连成一色。到了那里,任何烦恼都可以烟消云散。在这样的美景中骑车对人的身心都有好处。”“自行车运动让我接触了不同行业的人,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家相互交流,共赏沿途美景,这个过程仿佛让时间都慢了下来。” (记者 李红佳)
在都市享受田园生活
主角:“城市布衣”张女士
年龄:30岁职业:某教育机构老师
乐活理念:回归简朴彰显生活品质
园子里种菜、屋子里裁衣,下班之后,张女士的生活丰富、充满趣味。可两年前,她的生活完全不是这样。工作的压力曾折磨得张女士“面目全非”。晚上睡眠不好,白天精神不佳,脸上爬满痘,工作处处不顺,心情天天糟糕。白天上班强颜欢笑,晚上回家一句话也不想多说,倒头就睡,丈夫和孩子也没心思照顾。
有段时间,小张甚至怀疑是生活太单调,还是自己有了心理疾病。“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段乏味、紧张的生活张女士不想回忆。
张女士觉得自己需要改变,她希望生活的脚步可以放慢,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于是,她请了长假,静下来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张女士住在老小区的一楼,休假的时间里,她发现院子里的空地上长着几株小草,她忽然突发奇想,想要把这小小的院子开辟成自己的菜园。
说做就做,张女士回到老家跟妈妈要了菜种、花种,然后犁地、浇水、播种。她凭着小时候跟着父母播种的程序,慢慢学着做个“农妇”。张女士对生活的热爱也随着种子的发芽萌生出来。这年夏天,张女士的家人吃上了自己种的蔬菜。
生活再不无趣,每天回家,张女士都会“钻”进小菜园,这里浇浇水,那里除除草。“我仿佛真的变成了一个农妇,穿梭在田园间,时间仿佛放缓了脚步,像我一样在期待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张女士说,“我发现,其实以前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是自己心里放大出来的。后来,我发现,能够解放自己的不是工作,而是自己的心。心放宽了,生活的节奏就会慢下来。”
除了自己种植花卉和蔬菜外,张女士还学着自己做衣服。她对照着书做了第一件裙子,同事们竟然都说好看。她就放开大胆地给丈夫和孩子做衣服,织好看的针织衫和毛衣。
张女士觉得,回归田园的愿望可能有些遥远,但“粗茶淡饭”的绿色生活也是可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实现的。(记者 李红佳)
健康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主角:“绿领”小李
年龄:24岁
职业:某企业职员
乐活理念:分分秒秒践行环保
夏天不吹风扇和空调,从不用塑料袋,把家里的废品变成“宝贝”,物质富足却乐意过简朴的生活,这些你能做到吗?“绿领”一族就能做到。
小李在大学的时候就是学校环保协会的会员,工作以后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环保、低碳生活,成为“白领”中的“绿领”。
身边的年轻同事都陆续买车了,小李也已经有些存款,但他不打算买车,依然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人群中。因为,他知道汽车的增多会影响城市环境。
去外边吃饭“改善生活”,别人都点大鱼大肉,可小李只点青菜,不仅因为多吃蔬菜有益于健康,还因为小李知道吃的肉食越多意味着对环境的损害越大。
虽然身为男士,但小李也有出门随身携带环保袋的习惯,不管是买什么,他一律拒绝塑料袋。
只要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小李都留着,废纸、塑料罐等。“闲暇时拿出来“鼓捣”一番,饮料瓶变成了储物盒,纸杯变成了漂亮花盆。”他说。
小李做这些,开始时身边的有些朋友很不理解,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这么苛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坚持“绿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们,他们开始加入到“绿领”中来。
“地球变暖、气候异常,大家都能感觉得到。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我相信:只要努力保护自然、保护地球,改变就会一点点积累成变化。”
小李每天的心情都很好,他说:“衡量生活品质的尺度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房子、车子、票子终究是身外之物,健康和舒心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记者 李红佳)
心理学家解读:慢节奏的生活值得倡导
东营市心理咨询师房老师认为,“乐活族”的心态和生活理念是值得倡导的。“现代城市人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工作上需要进职称,生活中需要买车、买房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幸福所必需的,人们之所以追求这些很大程度上是被社会洪流推着。一个人只有当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在一起,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房老师说,“减慢生活节奏是回归本性的方式之一。”
在职场中,不少人为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更多的认可,拼命努力,甚至不惜牺牲健康。人们困惑,到底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怎样才能过得健康快乐些?房老师建议:在努力工作之余,要学会享受生活,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和角色带入到生活中去,就很容易让自己开心起来;另外要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自己的健康,关爱身边的人和物。
“很多时候,压力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放慢生活节奏,可以让我们看清内心世界真正需要什么。”房老师为在职场中承受巨大压力的市民朋友们“支招”:首先,通过冥想、静坐等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其次,可以看一些关注心灵、健康方面的书籍,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还可以与别人交流、饲养宠物、亲近大自然,也是实现情绪放松的好方法。(记者 李红佳)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13日,胜中社区物华小区居民发现楼房上的天然气管线缠上了一些带刺的铁丝,让他们感到有些奇怪。这些带刺的铁丝叫做铁蒺藜,是小区物业人员为防止盗贼攀爬管线而特意安装的。当居民得知这些...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