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生命里的第一把吉他
1993年,当时还在上初中的黄兹县被校门口一个卖眼镜的小摊主深深吸引了,原因就在于这个摊主经常弹奏着一把吉他来吸引顾客。黄兹县说,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喜欢上了吉他。
黄兹县出生在湖北黄石一家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家境贫穷,家里没有多余的钱拿来给他买吉他。黄兹县只能跑去县城,去商场里看着那些摆放着的各式各样的吉他解馋。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他终于央求着在外打工的姐姐给自己邮来了150元钱,买了自己生平第一把吉他,“这把吉他是我早就看中了的, 150块钱,也不是很贵。我姐给家里邮来了300元钱,一半给我买吉他,另一半给家里买化肥。”拿着这150元钱,黄兹县才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去县城的路费呢,于是他跟朋友借了20元钱,坐上了去县城的车。
买回了自己的第一把吉他之后,黄兹县就开始了近20年的学习和弹奏吉他的历程。黄兹县告诉记者,其实第一把吉他的质量并不好,用起来也不是很舒服,但自己一直弹奏着这把吉他将近十年的时间,直到吉他的外壳破裂了,原本是蓝色的吉他也褪成了灰色,自己才让它退了休。
开办吉他学校第一所教室仅20平米
2005年底,在一直跟随表演的乐队解散之后,黄兹县经朋友介绍来到了东营,在一家琴行里做起了吉他老师。“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正式的教授过学生,刚开始是有些不适应,但是时间一长,我竟然慢慢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在琴行里工作几年之后,黄兹县就有了创办自己的吉他学校的念头。2009年8月份,他跟自己的妻子还有一位教授吉他的老师一起创办了飞扬九天吉他学校。“刚开始创办学校,没有钱租大的教室,只租了一间20平米的房子,无论是学生报名、上课还是我们办公就都在这间20平米的房子里。”
黄兹县告诉记者,刚办起学校来,招生是个大问题。“因为学校还没有知名度,我们第一次招生只招收了十几个学生,报名费是按照优惠价格来的,而且报名就送一把吉他,可以说是刚开始是根本不赚钱的。”
那时候,黄兹县负责在周末给这十几个学生上课,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轮班讲课,一节课的内容总要重复很多遍。而平日里星期一到星期六,他又得在晚上八点半之后到酒吧里上班,晚上11点多才能下班回家。“刚开始创办学校是挺艰难的,我们学生少,老师更少,几乎都是我一个人上课。”
如今学校的规模已翻了十倍
现在,黄兹县创办的学校已经发展到了10个20平方米大的规模,而且也创建了分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已经达到了400多人.“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个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今年正好毕业。今年又有一个女生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说起这件事,黄兹县显然很是骄傲。
目前在九天飞扬吉他学校里教课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80后,甚至有不少都是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一帮年轻人聚在一起,除了平时上课之外,也会搞一些对外演出。“我们打算接下来做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主要是想教老年人弹吉他。”黄兹县说,现在他的吉他梦想,就是教会更多的人懂吉他,弹吉他。(记者 张希菲)
新闻推荐
东营市胜利第二小学五年级四班王熙若一天,我独自一人悠闲地在家中看电视,忽然,门铃响了,我马上去开门,过了一会儿,有一位老爷爷上来了,他说:“我不是故意按错你们家的门铃,请你不要误会,我只是需要你的...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