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市文明办举行东营市志愿者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签约仪式,为全市首批553名优秀志愿者投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投保采用政府购买保险、保险公司承接风险的模式,在省内尚属首例。(6月23日《黄河口晚刊》A07版)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东营市志愿服务迅速兴起,在社会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需注意的是,志愿者权益缺少保护、爱心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挫伤志愿者的热情,亟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网上注册志愿服务组织933个,注册志愿者12.98万人,经过公示的志愿服务活动达7400余次……东营这座年轻的城市,从来都不缺乏爱心与志愿精神,不断涌现的志愿者不间断地用实际行动践行道德力量,塑造着一个城市的正能量。只是,在“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良好志愿服务氛围中,也可能出现一些阻碍“志愿步伐”的难题:扎堆服务,爱心不均衡,使得原本奉献爱心的行为变成弱势群体的“负担”;如志愿者权益缺乏保障,发生纠纷只能自己承担,而无明确的制度保障;如在没有激励制度的情况下,志愿者的积极性可能会逐渐减弱,出现志愿“断层”等。
此次东营出台《东营市志愿者保险管理办法》,将东营市常年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的志愿者划为投保人,为“爱心”上了安全锁,已然迈出了“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的一大步。
若进一步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还需在“保障”上继续下功夫,可明确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安全、卫生、医疗、交通、通讯、误餐等保障,并开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等;可继续支持保险机构,开辟公益性的保险服务;还可加强对志愿者行为的认定、鼓励和支持,让志愿者在奉献过程中获得回馈和认同感。
在国外,也有疏解志愿服务难题的多种探索。在美国,志愿者可向他人提供一项服务,并由社会服务机构登记,而他需要另一种服务时,便可向服务机构提出申请,获得同等天数的服务;在韩国,参加志愿服务的高中生可以在考大学时获得加分等;而在日本,部分志愿者可获得一定的生活津贴、医疗费、保险费等。
当然,搬用“模式”并不一定适用当地的实际情况,但却可以带来一种全新的思路,思考如何让志愿者有“保”上岗,保障志愿服务的规范化、法制化、专业化,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幸福感。(赵尔靖)
新闻推荐
视袭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总经理张轶:作为《天鹅》的总监制,视袭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总经理张轶对于舞台剧与当地旅游的结合有着独特见解。“好的剧目等文化作品,一定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