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东营新闻 > 正文

他哥童年记趣(十一)攒烟盒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6-07-04 07:39   https://www.yybnet.net/

小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事就是攒烟盒,把各式各样的烟盒攒起来,或夹在书本里,或叠成个三角形,我们叫它们“PiaJi”。

我们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好,不像现在啥玩具都有,那个时候烟盒都成了我们手里的上好玩具,成了我们的积攒对象,好像比现在攒钱还用心,比现在用钱还上心。

那时候卷烟的种类也不少,但是能抽得起好烟的却不多,记得我们这里,一般农村烟民也就是抽7分钱的“生产”、9分钱的“勤俭”,一毛多钱的“金杯”“金鱼”,两毛多的“丰收”,赶上家里办红白公事,才舍得抽三毛多的“蓝金鹿”和四毛多的“大前门”,像四毛九的“云门”和五毛一的“琥珀”都是干部烟,老百姓家里不常见。那时候很少见带过滤嘴的烟,忽然看见有人抽“过滤嘴”,我们就跟见了大官或者华侨似地仰慕他们。所以,那个时候攒烟盒很难攒到过滤嘴的烟盒,每每淘换到一张过滤嘴的烟盒就跟过年似的,晚上睡觉都能乐醒。

我们为啥这么喜欢过滤嘴的烟盒?因为它比不带嘴的烟盒长一截,再就是印刷纸张类似铜版纸,印刷精美,最重要的是它们稀罕,少见,所以显得价值大。当时像“中华”就极难见到,就跟“大团结”似的那么值钱。

为了丰富自己的“收藏”,我们通常采取交换的方法,拿出自己同一个品牌多余的烟盒和别人换,这样相互就有了更多的品牌。加上自己不断收集,时间长了,攒得就多了。我记得我攒了得有上百张,好多香烟的品牌都是从攒烟盒中知道的。像沂蒙、大鸡、金丝猴、牡丹、凤凰啥的,都是只见烟盒没闻过烟味。

我对德州卷烟厂出的“嘉奖”印象最深。我有位同学老家是德州的,有一次他从老家回来,带回来一大摞“嘉奖”烟盒送给我们。最为神奇的是,这些烟盒不是抽完烟剩下的,而是还没叠制成烟盒的“印刷品”,倍儿新,就跟现在一张张刚印完满街撒的小广告一样。当时我就羡慕地想,这个同学不是卷烟厂就是印刷厂有亲戚,要不咋拿出来这么多新烟盒?俺咋就没摊上这么个好亲戚呢?拿着那几张“嘉奖”,真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赶紧跑回家,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夹在一本大书里,不忍再去碰,生怕弄脏了它们,弄皱了它们。

我们攒了烟盒还有好多玩法。首先给烟盒标注“价钱”,大凡过滤嘴烟盒均叫“十万”,其他的根据其稀缺程度和印刷精度分别标注为“五万”“两万”“一万”不等。像过滤嘴的大前门因为常见,所以叫它“五万”,像“芒果”尽管不带嘴因为产地离咱们这远也可以标注为“五万”。有了这些“价格”便有了交换的依据,就可以依据“价格”互相兑换,一张换两张,两张换一张……

我们还有几种竞技玩法,可以在短时间里捞到很多烟盒。我们把烟盒叠成三角形的“PiaJi”,或者是像打“宝”似地在地上互相抽打,被打翻的就输掉了那张烟盒。还有个玩法是在桌子上吹,看谁把谁的吹翻了就算赢了。有时候烟盒被吹到地上,我们就撅着腚趴在地上吹,烟盒到哪儿就吹到哪儿,有时候吹起一堆土一堆灰,弄得脸上跟小鬼儿似的。我说我高考体检时能把肺活量测试仪吹“挺”呢,很有可能就是那会儿吹烟盒吹的,因为当时我总赢。还有一种速赢许多烟盒的玩法,就是每人出几张“PiaJi”摞在一块儿,握几下,让它们翘起来,然后放在地上用手扇,扇翻几张赢几张。我的手小,干这活没有优势,那些巴掌大劲又大的伙伴一扇一个准,几下子就把我们的烟盒赢走了,当时我那个心那,比刀子剜还疼。

如今抽烟的人没见少,攒烟盒的人却几乎绝迹了,我想也许不是因为收集烟盒不好玩了,而是大家的价值观变了,不值钱的事都不干了。

——《东营网》网友天师他哥 

新闻推荐

美国联合少女合唱团7月1日来东营表演美少女放歌雪莲大剧院

本报讯7月1日晚,美国联合少女合唱团在雪莲大剧院倾情献唱,优美的曲调、空灵的嗓音,如闷热夜晚的一场和风细雨。古典音乐、世界各地民间音乐、中国歌曲……曲曲唱罢,现场无不爆发雷鸣般的掌声。一...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他哥童年记趣(十一)攒烟盒)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