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中考、高考录取工作的进行,社会上“升学宴”等宴请活动时有发生,东营区纪委发布《关于严禁党员干部举办“升学宴”收敛钱财的通知》,教育系统拒绝“谢师宴”,谢绝“升学宴”。(《黄三角早报》7月28日A03)
“谢师宴”、“升学宴”风行,甚至滋生“吃喝风”和“红包风”,因此东营发布禁令,是担心党员干部借机请客送礼或变相收礼,是要打掉商家或部分人敛财的途径,以及避免助长攀比之风异化师生关系。
其实,市场已经自发对“谢师宴”、“升学宴”禁令做出了反应。以前高大上的套餐如今却主打“平民牌”,标准低、团购价,即便如此客人也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所谓的“谢师宴”只不过是商家营销的幌子,如今人们不会轻信这种伎俩。二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往禁令的枪口上撞,平时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就很严格,此时他们也不敢犯糊涂。三是因为,表达“谢师”、“升学”感情的形式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高考套餐”自然遇冷了。
禁令和市场一起发威,充满猫腻的“谢师宴”、“升学宴”自会乖乖束手就擒。只是,禁令和市场的目的是轻“宴”重“谢”,因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处数年时间,需要表达感情。而且,尊师重教也是源远流长的传统,令行禁止可能不容易。因此,应当堵疏结合,在禁止利用“升学宴”收敛钱财的同时,也要建设多元的情感交流渠道。
比如,郑州的高中举办毕业舞会,走红毯,秀舞姿,学生在感恩老师的同时,让自己也成为主角。武汉外国语学校的毕业生也是盛装举办舞会,一举一动充满国际范儿。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统一组织“谢师宴”,在学校食堂举办毕业聚餐,这样既可以增进感情,又会省下不菲的开支。还有,学生动手制作贺卡等工艺品,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个人更倾向于,学生将“谢师宴”、“升学宴”的钱省下来,组建一个专门的校园基金,每年由学生选出并奖励最受欢迎的老师,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尽管我们对“谢师宴”、“升学宴”习以为常,但它却涉及权力监督、市场运行、行业自律等多方面。要想让一切正常起来,就必须通过令行禁止、市场变化、师生关系等层面提前预防,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重“谢”轻“宴”。反之,“谢师宴”、“升学宴”会化身其他形式,继续大行其道,这是让人最不乐见的。
新闻推荐
7月27日,由山东万坤置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公馆之夜,星耀万坤”——万坤精装微公馆认筹晚会在东营万坤国际五金建材家居广场营销中心成功举办。大衣哥、草帽姐、盘子哥等山东本土明星倾情助阵,晚会...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