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庆和他学生们的合影。(图片由范金庆提供)工作30年来,他一直恪尽职守,倾心育人,站在三尺讲台上,奉献着他的真诚和爱心。在他的帮助下,数不清的孩子迈入了大学的校园,不少学生毕业之后又继续传承了他的精神,继续教书育人,帮助有需要的孩子。他便是今年被评为东营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的河口一中数学教师范金庆。
“把恩师的爱心
一直传承下去”
“如果没有恩师就没有今天的我。”杨涛(化名)说,范老师一直都是他高中的班主任,对他的家庭条件比较了解,知道他是一名农村孩子,家庭条件不好,他的父亲身体也不是很好,范老师就总是想方设法的帮助他,“每次看我手头拮据了他就拿两三百块钱给我,三年来一直这样。”据了解,杨涛一家一直靠种地为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父亲病重之后家庭生活更加拮据,当时他即将面临辍学。“知道我交不起学费,恩师就在每次交学费时多给我些钱,在恩师的帮助下,我成功的考上了大学。”杨涛说。
据了解,杨涛只是范老师帮助过的其中一名学生,还有很多人在范老师的帮助下成功迈入了大学校园,而且杨涛也成功的迈入了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园。“跟恩师一样,我现在也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也是一名班主任。”杨涛告诉记者,范老师现在不需要他的任何帮助,他只能去帮助更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将范老师的爱心一直传承下去。
“孝老育学”
都是生命的担当
2012年春节过后,范老师年迈的母亲突然瘫痪在床,从此之后他便失去了片刻的闲暇。喂饭、搓澡,端屎端尿……这些琐事占据了范老师所有的闲暇时刻,有时他一连几夜都睡不好。尽管如此,范老师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他毕业班的学生,母亲生病这两年来他硬是没有请过一天假。“母亲生病那会孩子们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每一天对他们都很重要,多少个家庭都在期盼着自己的孩子有个好成绩呢?”范老师说,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不能因为个人的问题,耽误了学生们的前途。
作为一名成绩突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范金庆一直不骄不躁,仍坚持详细备案。“一堂课我可以备一天,但有时候十天也备不完。”范金庆说,他觉得只有自己课前掌握足够多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我现在感觉教学工作的压力巨大,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范老师告诉记者,教学艺术永无止境,课前准备也是永无止境的。他现在在教学之余,不断反思自己,还写下了百万多字的“心情日记”,总结自己教书育人的心得。工作30年来,范金庆先后被学校评为“十大功勋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三次荣获河口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一直是学生心中的支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增霞4月13日,东营市立肿瘤医院举行揭牌成立仪式,目前医院有四个病区和2个中心,开放床位200张,年收治患者6000余人次。卫生部统计数据表明癌症在我国已跃居各种疾病...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