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行动让农村更加整洁美丽。本报记者段学虎摄
本报4月9日讯(记者聂金刚)一季度,东营城市公共安全提升突出“五大工程”,生态环境整治实行“现场工作法”,乡村文明建设也开展清脏治乱等行动,城市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乡村文明程度大为提升。
9日,东营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及重点工作调度会议上,城市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整治、乡村文明建设提升年领导小组汇报了情况。市城市公共安全提升年行动办先后3次召开联络员会议,研究存在的问题,组织了5路督导组深入基层进行不间断调研督导。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督查4次,督导重点项目56个。各县区和市政府相关部门围绕市政、消防、生产作业、道路安全、极端气象灾害安全整治“五大工程”,全面开展了集中整治。1-3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20起、死亡5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一季度,市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办建立项目化工作机制,对市政府确定的119项重点工程细化分解,建立台账管理体系,实行“现场工作法”,问题多在现场解决。截至4月7日,提升年行动119项环保工程,已完成项目4个,开工项65个,累计投入治污资金8亿元。经过努力,东营市水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2月份,东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列全省第5位。
乡村文明建设方面,市乡村文明建设提升年行动办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把全市村庄分为255个典型示范村、1082个整体达标村、381个环境治理村,并制定了每个村的建设提升标准。《黄三角早报》开辟了曝光栏,对脏乱差现象跟踪曝光,加大了宣传力度。目前,清脏治乱工作全面铺开,整治骨干路域630公里,388个村完成清理任务,全市村庄基本都已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体系。
新闻推荐
◤尽管XP系统已“退役”,但不少市民表示不会更换系统。本报记者段学虎摄西三路天成恒信科技大厦内,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组装电脑。本报记者任小杰摄本报4月11日讯(见...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