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13日讯(记者解岩)1月11日,东营市纪检监察机关召开了2018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会议上表示,2018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主要围绕着九个方面展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诚履行纪检监察双重职责。
树牢“四个意识”,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认真抓好巡视整改,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省纪委转来中央第七巡视组转交的89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收到省委巡视组要结果信访件46件,已办结4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人。全市共有54个党组织、114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管党治党主任责任不力被问责,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牢牢把握政治机关职能定位,认真践行“两个维护”。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存在违反政治纪律行为案件15件、处分16人。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市纪委共回复党风廉政意见95人次。
聚焦纪委监委首要职责,织密织细监督网络。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化日常监督。深化廉政谈话“全覆盖”,已谈话1727人。探索实行重点关注制度。深化巡察监督。巡察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40个,共发现各类问题717个,移交问题线索130条,涉及县级干部20人。两轮巡察已督促有关部门开展10个方面的专项治理,追缴违规违纪资金663万元。拓展派驻监督。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积极发挥“探头”作用,围绕重点工程、民生实事等工作,加强对驻在职能部门单位干部作风、工作效能及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全年核查处置问题线索75件。
扎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形”的重塑和“神”的重铸。2018年,全面完成了市县两级监委组建挂牌、人员转隶和内设机构优化调整等任务,全市共划转编制104个、转隶干部92人。市纪委监委新设4个纪检监察室,实现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分设。扎实推进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5个县区监委共向39个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室,全部按时完成组建挂牌。
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紧盯“四风”问题不放松。在全市部署开展为期1个月的查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行动,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9起、处理154人,公开通报曝光67起、75人。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市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90起、处理99人。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对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坚决惩处、决不姑息,严肃查处了崔宏海、殷建林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3755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264件,立案646件,处分627人,其中党纪处分603人、政务处分47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处分县级干部18人,科级干部57人,一般干部76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76人。同时,注重抓好纪法衔接,全要素试用12项监察调查措施,共对27人采取了留置措施。全面加强纪律教育,同时,注重发挥典型案件的治本功效,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突出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全年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51件,处理296人,其中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04件,处理235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123起、143人。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全市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65起,处理73人,其中打掉“保护伞”9人。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实施了“三大工程”,即农村廉政党课“大宣讲”。
打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强化正向引导,充分考虑违纪规违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做到宽严相济、分类处置。以召开现场会、公开通报等方式为14名受到诬告错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对46名受处分党员干部进行了关爱回访。
同时在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制定出台了多项文件,对政企交往提出要求、划出底线;召开党员民营企业家廉洁从业座谈会,建立了“亲·清月谈”制度。
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打造纪检监察铁军。2018年,市深入开展“淬火”主题活动之“熔炼再铸亮剑试锋”行动,定期举办“青年沙龙”,与山东政法学院签订委托培训协议,举办5期全员培训班,组织选派150余名干部参加各级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开展系统内部巡察,发现问题48个,提出整改意见17项。受理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规信访举报22件次,组织处理22人,其中调离3人,坚决防止“灯下黑”。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14日,记者从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了解到,为应对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导致的污染天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发...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