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东胜大厦诞生在东营。作为鲁北地区第一家五星级酒店,15年来,东胜大厦以胜利油田开发建设为契机,汇聚中外宾朋;以黄河入海口为依托,承揽旅游商务;以五星级品质为标杆,提供尊享体验;以优质服务为根基,勇争行业先锋,独创以四大传统菜系与黄河口风情特色菜为主的美食佳肴,形成了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服务理念,在引领东营酒店行业提档升级中赢得了口碑,先后荣获了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山东省餐饮业名牌企业等诸多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邵芳
◥大堂经理接待外宾。
鲁北地区首家五星级酒店
走进东胜大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长约6米、宽约2米的万里长城画卷,画中长城如巨龙般蜿蜒在崇山峻岭中。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从任何角度,万里长城都向人敞开怀抱,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人在画中的立体感与震撼感。
在东胜人眼中,这些画作不仅是对企业博大情怀、雄伟志向的阐释,更是企业尊重客人感受、追求卓越品质的直观体现。东胜大厦的前身是以政务接待为主的原胜利油田第一招待所,后由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在经营发展中转化为具有独立法人的民营企业,开拓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新路径。
东胜大厦建成之初曾创造东营建筑行业的诸多历史之最。首次通体采用大理石外挂装饰,既大气、美观又达到良好的保温环保效果;通体采用彩色钢化玻璃窗户,引入节能环保的智能灯控系统,白天阳光通过钢化玻璃为酒店提供基础照明,智能灯控系统则根据季节时间、天气状况等进行室内明亮度自动调节,营造出自然和谐、温馨舒适的大堂环境,同时展示了节能环保理念;酒店内部以新古典欧式建筑风格为基调,装饰富丽堂皇,均使用进口、环保原材料,尽显尊贵、典雅、豪华气派。这样外有颜值、内具蕴含的东胜大厦不仅成为当时东营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齐全的智能化商务酒店,还荣获国家“智能建筑优质工程”称号。
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注定了东胜大厦的高定位,2003年开业后,东胜大厦延续了走政务接待、宴会为主的高端市场路线,提出构建东营地区首家五星级饭店和打造“中国知名酒店”的宏伟蓝图。
为了达到五星级酒店标准,东胜大厦在筹备期间便与享有全球服务业最高奖项-五星钻石荣誉的青岛海天大酒店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东胜大厦严格按照五星级饭店的标准,在全球服务业最高服务标准五星钻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细致的服务体系与流程,梳理出涉及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制度与职责范围。同时,考虑到青岛是全国一线旅游型城市,产业内五星级饭店大多遵循“大客房、小餐饮”的产品定位,而东营属于三线城市且旅游业尚不发达,传统的酒店产品定位势必与东营本土市场大相径庭。因此,东胜大厦因地制宜提出了“大餐饮、小客房”的产品理念,并在酒店的运营管理中形成了东胜海天服务品牌。
在餐饮方面,他们首次引进了中西兼容、菜品丰富的西餐自助,为东营消费者带来了饮食观念与味蕾感官的全新体验,在当时达到了“一座难求”的效果;他们将传统四大菜系与创新研发的黄河口风情特色本地菜相结合,定期与全国各地五星级酒店开展美食文化节活动,不仅迎合了东营消费者多元化的饮食追求,也大大提升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认知与向往。在住宿方面,他们打造了拥有十余种装修风格的200余间客房,率先推出了“饭店金钥匙”和“客房管家式服务”,给客人带去了贴心、周道、温馨的住宿体验。
以“饮食+客房”主体产品为根基,东胜大厦尊重本地顾客的习惯、着眼本地顾客需求、遵循五星级服务管理标准,走出了符合标准、具备东胜大厦特色的新型发展之路,不仅在2006年成为鲁北地区首家五星级饭店,也带动了东营地区餐饮文化、住宿文化的提档升级。
挖掘可持续发展的内外潜力
2006年以来,东胜大厦进入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时期,先后接待了“国务院国资委廉洁文化研讨暨观摩会议”、国家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先后接待了中国石化代表团、古巴代表团等中外团体,赢得了广泛赞誉,对外亮出了东胜海天服务品牌。
在东胜大厦副总经理刘军眼中,东胜大厦之所以保持蓬勃向上的态势与企业紧跟市场步伐、革新转变思想、挖掘内外潜力密不可分。多年来,东胜大厦在经营管理、人才拓展、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创新突破成为助力其快速发展的“三大引擎”。
在内部管理方面,东胜大厦首次引入了哈佛教授Robert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NortonInstitute)执行长DavidNorton提出的“平衡积分卡”绩效考核,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落实到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中,形成了涉及个人积分卡、指标卡、行动方案的绩效考核标准,该方法突破了计划经济下僵硬的考核机制,首次让员工工资与经营绩效指标挂钩,成为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东胜大厦还是率先推行“员工持股”的企业之一。2006年,他们鼓励企业内部管理层、核心员工入股企业,让员工成为与企业命运休戚相关的合作伙伴,这保留了推动企业发展的砥柱力量,延续了中流砥柱般的活力与激情,奠定了企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如今,酒店内部仍有约30%的员工持有酒店20%的股份,工作15年的老员工就有70余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东胜大厦瞄准长远规划,在人才计划上苦下功夫。他们先后与内蒙古财经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泰山学院、东营市技师学院等省内外院校签订了长期人才合作规划,将东胜大厦设立为省内外多个专业院校的实习基地,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如今,酒店三分之一的管理人才均来自此方式,成为了持续推动企业做优、做强的坚实砥柱。
唯有宽广的胸怀、长远的眼界才能铸就企业发展的大格局。东胜大厦注重构造产品优势,先后与四川、江苏、内蒙古、新疆、河南等地五星级饭店展开常态化美食节活动,将各地特色美食引入东营地区,又将鲁菜、黄河口特色美食带到全国各地。美食节活动不仅丰富了东胜大厦的产品体系,也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最正宗的各地美食享受,形成了东胜大厦特色突出又兼容并蓄的饮食理念。
转型发展再创新辉煌
近年来,东营酒店行业变化巨大。随着越来越多高品质酒店入驻,消费者需求多元化,酒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2012年底,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高端酒店进入寒冬期,大幅下跌的营业额是最直接的体现。走高端路线的经营思路已不再适合市场发展需求,东胜大厦及时转变经营思路,脱下华丽荣装,开启了亲民化五星级饭店的发展阶段。
东胜大厦的转型首先从餐饮变革开始。2012年以后,东胜大厦调整了菜品结构,推出了系列平民菜谱,同时引入团购、微商城、周一特价菜、会员活动等营销手段,提出“肯德基全家桶的价格就能享受五星级酒店服务”、“五星级饭店无星级价格”的转型理念。
2013年,东胜大厦成立了第三个子公司—鼎顺餐饮公司,在酒店三楼引进了中华老字号“东来顺”火锅,他们从内蒙古购进正宗牛羊肉,采用独门秘制的由50多种材料构成的蘸料,打造了价格实惠的亲民火锅,深受东营地区消费者青睐。
2018年,酒店转型再发力,在黄河路与西四路成立自主经营的临家华苑餐厅,提倡纯天然、绿色食材,形成了海鲜、新派鲁菜、黄河口风情菜等特色菜品,倾力打造油城人民的家宴厨房。
在主力产品推陈出新的同时,东胜大厦在服务质量上再升级。他们开发了涉及婚宴、寿宴、宝宝宴为主的喜聚汇主题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特设宴会仪式,让顾客体验私人订制服务;与青岛公司合作开展了妈妈米娅母婴护理中心,逐步扩展附加产业,实现转型发展。
“第三条腿走路”是东胜大厦应对危机的又一策略。他们以子公司东营开源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先后承揽了油田十余家职工食堂,承接了胜利宾馆、高青温泉酒店等多家酒店的管理与运营,先后输出专业人才百余人,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与盘活,在困境中披荆斩棘、实现蜕变。
“酒店的发展仍具备无限潜力与可能,我们将延续亲民化五星级酒店的路线,做优做强主力产品,开拓朝气蓬勃的附加产业,依托优势实现‘第三条腿’走路,再创东胜大厦发展新篇章。”东胜大厦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义江说。
新闻推荐
相关单位给志愿者授旗。本报记者孙娜娜摄本报1月21日讯(记者孙娜娜)1月21日,2019年春运第一天,东...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