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5月30日上午,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未成年审判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加强权益保护,护航花季人生”为主题,通报了2016年至2018年全市法院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有关做法,并发布四起典型案例。
近年来,全市法院不断创新未成年审判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发生。2016年至2018年,全市法院依法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4件,判处未成年罪犯77人,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为0,犯罪率由1.5%降至0.9%。在防范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上下功夫,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坚持零容忍,依法从严从快审理侵害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43件86人,对以未成年人为犯罪对象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强奸等暴力犯罪案件,该判处重刑的坚决依法重判,该适用死刑的坚决依法适用死刑,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的12人。
全市法院延伸审判工作职能,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做好教防结合文章。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庭前重查、庭中言教、庭后重教的工作机制;与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制定《东营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积极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坚持双向保护原则,在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时,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二是挖掘审判资源,做好审判职能延伸。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已向市教育等部门发出遏制“非法校园贷”、预防性侵未成人犯罪案件发生的司法建议2份,市教育局针对司法建议中指出的问题会同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东营银保监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非法“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在各院校深入开展非法“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引入社会调查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实施“模拟法庭进课堂”全覆盖工程;开展“金秋助学”帮扶活动,为困难学生送去助学金。三是找准工作定位,做好犯罪预防工作。顺应发展规律,创新工作形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请进来”进行现场法治教育,“走出去”进行近距离法治宣传,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法治宣教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关工委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及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参加发布会。
(记者 马高超 通讯员 谢兆忠 桑爱红)
新闻推荐
精选高端项目 加快推进效率 东营区高质量项目建设助力产业“华丽转身”
本报讯东营汉德自动化集成有限公司的燃气驱动钻机电传动与控制系统研发项目是东营区2019年开工建设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石...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