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金磊 报道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公布了“黄河口环保小卫士”争创活动的评审结果。胜利四中有9名同学荣获“东营市黄河口环保小卫士”称号,李政辰、张志成还被推荐为“齐鲁环保小卫士”。
胜利四中9名同学荣获“东营市黄河口环保小卫士”称号,得益于学校几年来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开展爱鸟护鸟、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并将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课题,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将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厚植于师生心中,落实到师生的日常行动中。
爱燕护燕理念扎根学生心田
在胜利四中记者看到,校园里栽有白腊、杨树、柳树等树木,吸引了金腰燕、大山雀等多种鸟类来此觅食和繁殖。学校启智楼顶楼的内墙一角有两处金腰燕的燕巢,在学校楼道走廊区域还设有多处鸟类的科普知识展板、海报等,这些爱鸟护鸟的宣传,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
记者获悉,2017年,胜利四中相继成立了3R行动根与芽小组和《环境教育》绿色小记者站,小记者站连续3年开展燕子及燕巢社区调查。东营首个“根与芽”环保小组的发起人、胜利四中教师杜军介绍,今年5月11日世界候鸟日,胜利四中小记者在涌金门广场参加了东营市燕子及燕巢(全国)首次同步调查。“小记者们对照门牌号,为燕巢逐一编号,观察并记录燕巢使用情况、燕子行为、墙面材质等。通过调查,小记者们掌握了燕子的生活习性,提高了鸟类观察和科学统计能力。爱燕子、爱动物、爱自然、爱生活的环保理念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杜军说道。
据统计,2018年,胜利四中小记者站的学生们共参加了42次生态道德实践。截至2019年5月,小记者们在《环境教育》共发表文章16篇。
曾携“燕巢调查”参加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论坛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爱燕、护燕的行动中来,杜军经常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居民区开展人工燕巢巢托的安装活动,并定期观察统计燕巢的分布点和数量,观察燕子的繁殖行为并做好观察笔记。活动中,学生们为自己制作的燕巢分别进行编号,在附近市民的帮助下,为燕子安放新家。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杜军曾带着3个学生受邀参加了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论坛,学生们登台演讲为燕巢保护发声,并被授予“优胜”证书。他们开展的“全国(东营市东城)燕子调查社区燕巢调查活动”,在递交给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论坛的上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因此收到了这次论坛的邀请券。当天上午的青年环境创意talk秀环节中,学生上台进行了作品展示,就环境与燕巢分布的关系、我们能为家燕及环境做些什么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阐述,呼吁人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燕子。
杜军说,胜利四中通过开展燕子及燕巢社区调查,引导学生关注鸟类、关注环境,增强爱护鸟类意识,提升环保意识。还通过组织开展的社区宣传、社区调查,让学生了解社区居民对鸟类保护的关注程度,激发社区居民自觉保护燕子行为,带动周边社区居民更好地保护鸟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新闻推荐
小区清理“牛皮癣”用上“神器” 居民直呼惊喜:小不见了,对联没损坏
记者李红佳报道6月1日,家住金鸿花园小区的王女士惊喜地发现,楼道里的小广告全都不见了。而且,门上的对联完全没...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