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仁
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就该所50多年发展历程、实力、成果、协作和成就作了简要手记。
历程。该所成立于1958年7月,2007年10月加挂“甘南州畜牧工作站”牌子,是甘南州唯一的畜牧科研机构。由于职能转变,于2014年12月单位名称由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甘南州畜牧工作站)变更为甘南州畜牧工作站(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
实力。单位内设办公室、牛羊产业科、猪禽与特种养殖业科、畜牧研究室、良种畜禽管理科、畜牧技术推广科等六个科室。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农牧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1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十二五”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甘南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是甘南州唯一一个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单位。全所在职职工5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3人,中级职称19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该所在合作市南郊有(占地面积3亩)实验场一处,用于牛羊饲养及特种动物养殖。
成果。在甘南州畜牧业发展中,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致力于畜牧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示范推广、培训等工作。自2001年以来,获州直畜牧系统畜牧业经济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5项,州直单位畜牧业调研工作先进集体奖1项。完成80多项畜牧科研及技术推广项目,获奖49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甘南州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2015年11月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颁发的“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先进集体奖。制(修)订甘肃省地方标准31项。组织编著的专著有《甘南高原特色畜种种质特性与利用》、《牦牛藏羊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藏羊健康养殖》三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2009年,在省农牧厅、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省畜牧管理总站、州农牧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所积极申报,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将甘南牦牛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协作。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本着互利共赢,团结协作的开放思想,与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等省内外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保持业务联系与合作。
成就。该所经过50多年的工作实践,在畜种改良、科学养畜、疫病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甘南州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发挥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据2015年甘南州政府统计:“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新建牲畜暖棚2715座、标准化养殖小区46个,种植牧草12.8万亩,组建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38个,良种率达到48.3%。全州连续8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5.6%、46.4%、40.4%。”
新闻推荐
◇记者童微鑫报讯做好藏区干部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可有力拓展双联行动内涵,对此,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建立巡回医疗工作机制,为藏区干部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并于3月2日起已对甘南州...
合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