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民对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于是各类操作便捷的家用医疗器械便走进人们的生活。但是,现在市面上很多此类产品往往吹得神乎其神,说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再加上几个所谓成功“案例”,就“拿”走了很多人的钱。然而,许多市民在使用了产品后,并没有体会和享受到其促销过程中所说的应有益处。
经历讲述:使用几年没作用
家住金昌南路的王老师傅今年75岁了,从50多岁开始陆续被查出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等疾病。多年来,王老的生活中从来没断过相应的药品。2006年4月,有人在他家附近的街巷内开了一处销售家用医疗器械的铺面。在看了产品说明书、宣传资料,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后,王老心动了,原因是该治疗仪可以帮助治疗自己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疾病。
王老和老伴商量后,以38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治疗仪。按照推销人员介绍的操作规范连续使用2年多时间,王老的病症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生活中,类似王老这种经历的老年人还有不少,他们“积极”参加商家举办的各类“健康讲座”以及各种“神奇”医疗器械的产品推销活动,将保健床垫、磁疗器、治疗仪等家用医疗器械买回家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才发现该类产品其实对自身的疾病康复并没有多大作用,很多干脆是花高价买了个“摆设”!
市场状况:夸大其词包治百病
去年年底,市民王女士发现自家的老人“恋”上了甘南路西段一居民小区内商家销售的一种每张售价12800元的保健床垫。据了解,凡是前去咨询的老年人都可以通过“免费体验”来感受产品的保健功能。期间,工作人员便给体验的人群详细讲解产品对人体的“好处”。称该床垫可以治疗脊椎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风湿、类风湿等疾病,尤其对胃、肾等部位的疾病有明显疗效。现场很多老年人觉得可信,于是纷纷购买。由于担心老人上当受骗,于是她便打通本报新闻热线委托咨询。
就王女士所说的保健床垫的问题,记者向市二院和兰大二院的几位医学专家进行了请教。据介绍,所谓医疗床垫其实就是增加了按摩功能的床垫。
近几年来,来自外地的部分医疗器械代理销售商,利用剧院、宾馆饭店等场所的演出大厅、会议室,进行“健康讲座”、产品推销等活动。每次活动开展之前,商家总会事先印刷很多宣传材料,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小区、公共繁华地段向过往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免费散发进行广泛宣传。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看了资料后认为,其内容正好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相吻合,于是便根据资料上约定的时间赶去听讲。结果,很多商家往往将医疗器械吹得神乎其神天花乱坠,说是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再加上几个成功的“案例”,就骗走了许多老年人的钱。
专家解读
医疗器械仅有辅助作用
时下的家用医疗器械究竟能不能像促销宣传中所说的“根治百病”?对此,市二院和兰大二院的几位医学专家介绍,医疗器械的使用旨在达到以下预期目的:一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是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是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是妊娠控制等。
几位医学专家称,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免费体验”的医疗器械销售方式,一些经销商利用老年人防护意识较弱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医疗器械“免费体验”。而实际上这里有许多陷阱,经销商会在体验过程中虚假宣传医疗器械的功能,趁机推销产品。其实,市民所说的保健床垫、磁疗器、治疗仪等家用医疗器械,只能用于辅助治疗,不能代替药物及常规治疗,更不可能达到“根治百病”的目的。
那如何购买适用、安全的医疗器械?几位医学专家说,消费者在购买家用医疗器械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选购:
一是医疗器械是用于保健、诊断、治疗疾病的,购买前应听取医生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
二是国家规定销售医疗器械的商家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条件,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三是现在的产品往往包装精美,资料一大堆,但是像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注册证号等关键性信息往往容易忽视。没有以上相关信息的产品要么是假冒的,要么根本就不是医疗器械。
四是购买前应该打电话提前联系卖家,从中了解卖家对该产品的使用和熟悉程度。一般骗子对专业医疗器械不懂,介绍产品含糊不清。
新闻推荐
聆听英雄心声 接受思想洗礼 甘肃省“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首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兰举行
本报讯 5月12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共同组织的“甘肃省首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先进事迹报告团”首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市公安局举行。市委副书记刘为...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