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本报和城关区就业局联合开展的“情系灾区、就业援助”正在紧张进行中。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兰州各用人单位的积极响应,甘肃省灾区各地劳动就业服务部门也积极响应,组织人员报名,各个培训基地也已经做好准备,准备随时接受灾区学员。另外,10月30日,活动主办单位将在城关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情系灾区”专项招聘会,凡是灾区应聘人员将优先录用。活动热线电话0931-8403333、8480802继续开通。
灾区就业部门积极响应
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灾区就业服务部门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他们普遍认为,虽然灾区人民已经度过了暂时的生活困难,但是很多人无法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为了重建美好家园,送给他们一份合适的工作就是最大的人文关怀。为此,甘南、天水等地的劳动就业部门看到报道后,积极与城关区就业局主动联系,要求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首批来自灾区的50名学员已经于昨日正式进入城关区各个就业培训基地接受培训,所培训的专业包括电工、钳工、电(气)焊工、车工、服务员、汽车驾驶、挖掘机、家电维修、汽车维修等。来自舟曲的学员小张告诉记者,现在灾区有很多重建项目,急缺挖掘机驾驶员,以往这项培训费用在四五千元左右,他们根本负担不起,这次全免费的培训的确解决了他们的大难题,相信他们会尽早投入到重建家园的队列中来。
继续征集援助灾区就业岗位
本周六,活动主办单位将在城关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情系灾区”专项招聘会,凡是灾区应聘人员将优先录用。本次招聘会提供的职位主要有计算机、经理助理、营销、文秘、会计、收银等。另外,为了更好的服务灾区群众,招聘会现场还将开辟绿色通道,为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职业培训报名、创业培训报名、创业项目推荐、职业指导、职业测评、职业介绍等“一站式”免费就业服务。
虽然活动前期已经有20多家单位报名并提供了2000多个岗位,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满足灾区人民的需求,为此活动主办方决定继续面向社会征集各类岗位,有意的单位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报名,或者直接到城关区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介绍服务台登记。紧急征集的各种岗位有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操作工,以及家政服务、餐厅和客房服务员等。按照要求,用工单位应当依法和职工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办理相关社会保险。所提供岗位的月工资最好不低于1000元,并最大程度帮助其解决食宿问题。对于为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城关区就业局将根据相关政策,为其落实社保补贴,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
为灾区群众提供心理关怀
突发的自然灾害除了顷刻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使灾区群众的心灵遭受了巨大创伤。对经历特大灾难的人们,不仅需要生命和身体的救助,还需要及时进行精神慰藉和心理调适。为此,为灾区群众“送温暖”也成了此次就业援助的一项内容。《兰州晚报》与城关区就业局在此发出倡议,号召全社会为灾区群众献爱心、捐款、捐物、为灾区学生捐助书本、桌椅等教学用具。
同时,本次活动还开展“情系灾区”心理关怀活动,将组织城关区创业指导专家团成员、心理专家组,在适当的时候赴灾区开展心理关怀、疏导、咨询活动,组织协调更多的心理工作者投入到灾后心理干预中,开展长期的心理调适服务,帮助灾区群众走出悲恸,重树生活信心,重建美好家园。
新闻推荐
11月2日,记者采访途经兰州市甘南路东段时,发现在道路北侧人行道上的一处临时停车场竟将盲道占据。一位市民说,该停车场设立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每天都会有大量汽车停...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