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新闻 合作新闻 夏河新闻 玛曲新闻 舟曲新闻 碌曲新闻 迭部新闻 临潭新闻 卓尼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甘南市 > 甘南新闻 > 正文

中央储备粮布局向甘肃省倾斜

来源:兰州晚报 2010-11-16 00:3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粮稳天下安。国家粮食局近日下发了《关于支持甘肃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支持甘肃省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昨天,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全面指导、全力支持甘肃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第一个专门的政策性文件,为甘肃省粮食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增强甘肃粮食供需平衡能力

《意见》提出,要“实行粮油支持性收购政策,增强甘肃省粮食供需平衡能力”。继续在甘肃执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合理确定委托收储企业范围和油脂加工企业数量,积极支持国有粮食企业入市收购。合理安排粮食跨省移库调拨计划,在中央储备粮布局调整、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安排时,予以适当支持和倾斜。支持甘肃建立省际间产销协作关系,加大沟通协调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购销渠道和省际间产销协作关系,促进粮食运输通畅,不断提高甘肃粮食流通市场化水平,确保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提高粮食仓储现代化水平

来自省粮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有效粮食仓容351.7万吨,省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初步建立,全省14个市州、76个县(市区)都建立粮食储备,兰州、天水、平凉、嘉峪关等市州还建立了成品粮油储备。《意见》提出,要“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甘肃省粮食仓储现代化水平”。加大对甘肃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把甘肃主要粮食物流节点建设纳入全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并予以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对甘肃省级以下特别是甘南、陇南地区基层粮食仓储企业仓房维修改造给予支持。加大农户科学储粮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补助投资扶持和引导力度,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加强甘肃军粮供应网点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建设补助资金投入,形成一批服务范围广、保障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的区域性骨干军供站;全力支持甘南、陇南等藏区和重灾区军供网点灾后重建工作;继续支持东风军粮供应网点扩建改造项目建设,保证航天城军粮供应;加大甘肃应急设施和配送能力建设投入,不断提高军粮供应综合保障能力。

提升粮食流通服务水平

《意见》提出,要“完善粮食流通市场服务和监督检查体系,提升甘肃省粮食流通服务水平”。支持兰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健康发展,继续将兰州交易中心作为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市场之一,承担跨省移库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储存粮和中央储备粮等政策性粮油竞价销售任务。支持甘肃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积极支持甘肃建立以省级监测中心为龙头、以3~5家区域性监测站为骨干的高效规范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并纳入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管理;支持甘肃省级监测中心和区域监测站改善检验仪器设备及相关配套条件;在检验任务和经费结算方面,对甘肃给予适当倾斜。支持推进甘肃粮食信息化建设,指导做好甘肃粮食信息化发展规划,促进建成以电子政务和业务系统一体化的信息网络体系,改善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和完善甘肃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体系,积极支持粮食监督检查法规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继续争取中央财政对甘肃开展粮食和食用油库存检查等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帮助配备一定的执法调查取证器材。

加大对龙头企业支持力度

《意见》提出,要“积极支持和指导甘肃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对甘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指导,适当增加甘肃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工作联系点和县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联系点,发挥联系点的模范带动作用。协调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解决甘肃国有粮食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继续加大对甘肃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性银行贷款支持力度。建立支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注重上下沟通协调,研究制约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制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支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省粮食部门支持甘肃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实现互惠双赢。

相关新闻

面粉涨价 “牛大碗”瘦身

本报讯 昨日,家住二热附近的刘女士抱怨,他们小区楼下的包子店,以前一直都是一元钱买4个,但前几天开始一元钱只能买3个了。据老板说,现在25公斤装的面粉从74元上涨到了80元左右。水涨船高,只有调整价位了。

记者了解到,由于大部分企业对面粉进行调价,因此以面粉为原材料的产品很多都涨价了。

“我每天中午都会去附近的牛面馆吃上一碗,虽然牛肉面涨价的时间不长,但面条的分量还是明显比以前少了。”喜欢吃牛肉面的杜先生对记者说。过去,他吃一碗牛肉面就够了,现在得一碗半。皋兰路一家面馆服务员对记者说,以前,面条比现在多但利润也比现在多一些。

对此,生产厂家坦言:对于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扬,企业可以承受的压力已经到了极限。

“无论是粮、油等主料,还是芝麻、花生等辅料,现在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工人工资就更不用说了。”说起涨价,一位从事食品经营多年的张姓负责人向记者大倒苦水。张经理说,作为企业,既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也要兼顾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更得保证顾客能吃上质量过硬的面食。“公司已经尽最大努力在内部消化不断增长的成本,但涨价也实在是不得已,现在只能尽量使涨价的幅度降到最低。

记者 殷晓霞

新闻推荐

过境冷空气“扫出”好天气

本报讯  昨日,受过境冷空气影响,兰州市最低气温下降至-2.3℃,而最高气温也降至11.4℃。其中,最低气温创今年入冬以来最新值,天气比较寒冷。且过境冷空气将盘踞在市区上空多...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央储备粮布局向甘肃省倾斜)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