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小饭馆卫生状况脏不忍睹 □首席记者 甄燕红 摄
街头现做现卖小店生意火爆 □晚报记者 朱浩源 摄
本报讯“中午吃了碗炒面,晚上就腹泻拉了一夜。街边小饭馆的卫生真让人担忧!”单位离家远,每天都要在外吃午饭的陈先生对于在外用餐很纠结。
近日,记者专门就城区小饭馆的环境卫生、饭菜质量进行了暗访,先后来到正宁路、建兰路、木塔巷、甘南路、大众巷、上沟、延寿巷等小饭馆集中的区域,发现不少小饭馆里都暗藏着大隐患。
“吃完拉肚子”现象很普遍
市民褚先生告诉记者:“一天晚上,我和女儿在正宁路吃了一次炒面片,结果到夜里,我和女儿都拉肚子。”
陈先生也是天天在外用餐一族,前几天他在大众巷一刀削面馆吃了碗烩面,晚上就拉肚子了。为了证实这家餐馆的面确实有问题,过了几天,陈先生再次来到这个面馆,“没想到晚上又拉肚子了。”
更有甚者,在街边小饭馆就餐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近日,魏女士和朋友在永昌路一砂锅店吃完饭后,当晚就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头晕、恶心、全身发热,一晚上都没休息好。”魏女士回忆说,当时她要的素什锦砂锅,吃的时候也没有发现异味,“我怀疑是蘑菇没煮熟。”
小饭馆就餐环境脏乱差
在正宁路、建兰路、木塔巷、甘南路、大众巷、上沟、延寿巷等小饭馆集中的区域暗访时,记者发现,稍大些的饭馆环境卫生还说得过去,而小饭馆的卫生状况确实堪忧。“小饭馆的消毒柜基本都是摆设,消毒餐具其实也没有经过消毒。”曾在一家小饭馆干过洗碗工的小李告诉记者,“老板不让用消毒柜,说是太费电了,只是有人来检查时通上电装装样子。”而一些饭馆里根本就没有上下水,洗餐具、洗菜则是“蜻蜓点水”式,干净与否可想而知。
鲜肉汤全靠味精调出来
环境卫生的好坏看得见,食客可以选择饭馆;但还有一些人们看不见的食品安全隐患,却在悄悄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说是鲜肉汤、骨头汤、鸡汤,其实全凭味精调出来的。”曾在面馆工作过的朱阿姨告诉记者,“每天早上,我都是拿一脸盆味精,将一大桶没多少味道的肉汤调成味道鲜美的鸡肉汤。后来,我实在看不过去就离开了,味精放那么多,对人的身体伤害多大呀!”
当然,小饭馆里不仅味精使用量超标,就连其他的调味料用量也相当大。
新闻推荐
2010年年底开工建设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然气管道工程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该工程输气干线全长118公里,总投资3.1亿多元,计划于2011年年底建成投产。这项工程对加快甘肃省...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