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至目前,甘肃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3.42%;建立自然保护区60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沙化初步得到控制;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呈现良好态势。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葛建团、省林业厅副厅长赵建林介绍有关情况。
近5年来,全省累计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工程营造林1227.4万亩,义务植树4.42亿株,完成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80万亩,造林补贴试点任务32.9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到6836.17万亩,年补偿资金5.01亿元,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3.42%。累计落实国家和省级林业建设资金165亿元,利用外资3.46亿元,林业贴息贷款6.99亿元。
赵建林说,全省3873公里的国道、省道,6600公里的县乡道路,370公里的铁路实现了绿化,各种道路绿化率近60%;通过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和保护,森林面积和蓄积稳定增加,林分质量不断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全面发挥,每年产生总价值为1825.92亿元;绿化形式和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河西地区北部风沙沿线建立起长达1200公里、面积约460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和130万亩的农田林网,保护高产农田900多万亩,40.8%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沙化扩展趋势基本遏制,风沙危害和沙尘暴发生频率显著降低;甘肃省中东部40%的水土流失面积也得到综合治理,治理区土壤侵蚀模式下降25%以上,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50%,遏制了局部生态环境的恶化。
随后,葛建团就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介绍。目前,甘肃省启动实施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项目》,其中,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甘肃省目前共建立自然保护区60个,总面积97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慢慢吃,不要着急,饭还多着呢!小心噎住。”11月24日中午,在兰大一院住院部普外一科,一名护士小心翼翼地为一名素不相识的流浪患者喂饭。连日来,在该院普...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