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衣物送到工地
本报讯 本报爱心冬衣捐助活动收到农民工兄弟的建议后,于昨日将两批共4000余件爱心冬衣,捐往雁滩和青白石工地上,温暖农民工兄弟。他们收到爱心衣物后,对爱心人士、企业和机构表示了真诚的谢意。
为农民工兄弟送温暖
12月1日,本报接到兰州诚众信脚手架租赁有限公司的电话,公司的负责人王进才先生希望为自己手下的工人争取一些过冬衣物。随后,本报和东岗街道东岗镇村的爱心捐衣车队,满载着2000件爱心衣物来到雁滩金港城附近的一个工地。
到达工地后,早已等待在工地门口的王进才一边向捐衣车队表示感谢,一边引导车队卸下车上的衣物。卸衣服时,记者发现王进才是个残疾人,他虽然双手尽失,但还是和手下的工人兄弟一道搬卸这送来的衣物。一位姓马的工人在搬运衣服的间隙,悄悄地问记者,:“我能不能多拿两件,家里比较困难,老婆和娃娃到现在穿的都是破破烂烂的。”记者得知,马师傅是从定西山区来兰打工的务工人员,家境贫寒,别说是衣服了,家里平时的一些生活品还需要当地政府的捐助。马师傅穿上送到手的夹克高兴地说:“暖和得很啊。”
带上温暖回家过年
“这些衣服太好了,正好过些天回家过年给老婆孩子带上……”
当农民工陈顺堂得知可以免费领取衣物的消息后,他不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当记者告知送来的衣物,只要你需要,衣服都是免费领取时。陈顺堂还以为他听错了,一遍又一遍地追问:外地人真的可以领吗?听到记者再次说,只要真正需要就可以领取时,他便立即挑了一身迷彩服、一件皮衣和一条牛仔裤,登记完毕后高高兴兴回去了。回到工地他便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其他工友。陈师傅说:“我们都是从农村里出来打工的,家庭都不富裕,平时挣的钱都存起来,舍不得去买件衣物。在工地上干活都非常脏,为了节省衣服,我们常常都是一件衣服穿了很长时间都不舍得换,整天都是一身土,能凑合就凑合。现在通过晚报的爱心活动,兰州的好心人给我们捐衣服。等回家的时候给老婆孩子再挑上几件棉衣,过年全家就都有新衣服穿了。”昨日下午,专门为农民工兄弟准备的衣物,送到青白石大浪沟某工地时,工友们在挑选衣物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兰州晚报,也感谢兰州的好心人。”
好心人捐衣又捐款
就在记者把所捐衣物送到农民工兄弟手中后,报社又来了一位好心市民。他放下了一包棉衣和1500元现金。打开袋子,衣物明显已经清洗晾晒,经过清点棉衣30余件,棉衣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塑料袋中。
捐了衣服登记之后,记者与这位好心人交谈后得知,衣服和现金是家里老人捐的。老人名叫钮传锦,家住雁宁路368号。本来是打算自己来的,现在年岁已高,就委托家人一定要把爱心送到。钮传锦老人的家人介绍,老人在家里收拾了一些比较新的棉衣,洗干净装好一直惦记着送到报社。老人还担心只有衣物不能帮到贫困地区的人,又拿出了自己平时积攒的1500元钱。本报将带着老人捐的衣物和1500元钱送到榆中北山贫困小学的孩子手中。
送走了好心人,又来了两位穿着校服的女生。说是有衣服要捐,衣服都在楼下,还有他们的老师。这是兰州十四中高一·六班的学生,在听到学校号召捐衣,很多学生都捐出了自己喜爱的衣物。他们希望能让山区的孩子也能穿好一点,学习条件好一些,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共同成长。
快递公司爱心助力
兰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表示将协助本报爱心活动,免费提供车辆将爱心衣物送往贫困地区。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长期致力于奉献爱心、回报社会活动。本报活动一经开展,公司负责人就积极响应。12月1日,该公司总经理赵方表示,他们一直关注贫困地区的现状,并且经常输送衣物等物资,还带去孩子们迫切需要的学习用品,希望对孩子们有所帮助。11月20日,该公司组织“情系甘南献爱心”活动,向甘南3所贫困学校给予物资捐助和学习用品的帮助,将爱心捐赠物品发派到学生手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2月19日上午,甘南路一小区澡堂子里,一位六旬老人在洗澡时突然晕倒,浴室工作人员拨打急救电话,老人送到医院经抢救后转危为安。据澡堂工作...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