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四川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可喜成绩,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超过预期,预计实现生产总值5020亿元,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450.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9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增长13%。1月9日,在省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开幕式上,刘伟平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对四川省2011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
刘伟平说,“2011年,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对于这样一份成绩单,代表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物价调控:新建商品房价格实现控制目标
刘伟平说,2011年,四川省坚持把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政策性粮油投放力度,推进“农超对接”,畅通“绿色通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实施价格预警监控和临时干预措施,向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08亿元。加强教育、医疗收费和旅游、运输、中介服务、殡葬服务价格管理,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居民消费品价格自去年7月份以来持续回落,新建商品房价格控制在向社会公布的目标之内。
重大项目:58个项目完成投资660亿元
2011年,全省58个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660亿元,建成高速公路350公里、二级公路265公里、通乡油路10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和国有林场公路改造工程5700公里。金昌机场、张掖机场建成通航。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庆阳机场扩建、夏河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兰新第二双线、兰渝、西平、天平、兰州枢纽工程等铁路建设项目及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
新区建设:
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2011年,四川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争取获批了白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各具特色、竞相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工业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0亿元
2011年,四川省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增有色金属产能100多万吨。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增长300%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9个,行业技术中心达到10个,研发新产品新技术340多项。新增甘肃名牌产品61个。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9亿元,增长16.5%;实现利润220亿元,增长5%。
节能减排:实施170个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
2011年,全省淘汰炼铁、焦炭、铁合金、电石、水泥等落后产能249万吨,关闭企业102户。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率先在全国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实施170个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50个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灾后重建:
累计投资622亿元
“5·12”特大地震8个重灾县累计完成重建投资622.07亿元,投资完成率101.2%,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170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7.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4.7%;城乡居民住房和水浸公共建筑维修加固全面完成,永久性供水工程建成供水;兰州新区舟曲转移安置区楼体全部封顶,道路、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2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印发了《2012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方案》,确定了10家医院(省级2家、市级6家、县级2家)作为甘肃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哨点医院,将通过...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