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的案头又多了一本册子,这是大开本的画集,一页页的翻去觉着一股股的古风拂面,厚重而清新,尤其它所独有的亲切感是任何读物无法给予我的。这本集子名为《荣宝斋画谱·花鸟·山水部分·林经文绘》。
这本书所描绘的梅兰竹荷牡丹荔枝游鱼等物,更有水墨或设色山水,内行们看上去会从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以及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陆俨少诸多古今名流的艺术创作中,娓娓道出其追溯的渊源,所谓无一笔无师承,无一字无来历是也。而对于我来言,林经文先生的作品宛如九曲黄河,万里长江,真是波谲云诡,即便细细考据,也实在无法脉彻源明,让头绪井井有条。那么找个什么法子既可掩盖自己知识的缺憾,又能弥补他人评说时尚未涉及到的空白呢?
就在我思前想后一遍遍欣赏他手笔的过程里,渐渐对山水图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赏心与欢喜,除“蕉林藏书图”、“元人笔意”两幅外,余则均为古郡金城小景、陇右名山胜色,如“金城白塔”、“白塔北岸写生”、“五泉山蒙泉写生”、“吾陇右兴隆山色”、“西峡胜景”、“甘南则岔”等,以密体笔触描画了众多读者一眼即明的西北地区的物象,尽管与北宋时期的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展示的经济状况、城乡关系、民情风俗、人物动态不相同,可也将陇上典型的风光古迹收入一览,故亦能当做2010年前后相去不远林经文先生绘卷思想调整的轨迹看,时尚的风貌是跃然显现于纸上的。最可喜的是其纸上容纳的当代景色并没有天马行空似的笔墨表现出的那些率意与乖张,他对客观事物的敏锐观察反映在作品中,虽然笔力因受到写生的限制没法完全自由自在地运用,但我们依然能从林经文先生忠实的摹状里,颇使人如所期望地感触到他落笔时皴擦点染勾勒焦颤凝聚的拙朴野逸之趣和传统气息仍浓的厚重力。
我喜欢书画,更喜欢渗透着传统流韵的书画,而对通过笔墨纸张以抒写性灵吐露自己精神追求的创造,愈发让人觉得这一种要算最好。可是话说回来,书画的门道很深,我实实在在乃一位站在门口爱往里面张望张望的看客,偶而也忍不住要自言自语几句,却无暇顾及对与错的,所以文中所言,“假如可取可取当在于此,但或者无可取也就在于此乎。”恕我套用一句周作人先生的话做结语。
新闻推荐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 “探索与攀登 ”纪念塔 。 据新华网本报讯“妈妈,暑假带我去航天城!”自从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不少孩子的...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