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先后出动兵力1万多人次,机械车辆400多台次,帮助地方整修街道、疏通河道、美化环境;及时参与抢险救灾工作。驻市部队配合市委、市政府圆满完成了陇南抗震救灾、向灾区转运接收的黑龙江等13个省区市和巴基斯坦等11国运抵天水的1029列车53680余吨抗震救灾物资的任务。2009年初,天水旱灾严重,驻市部队连续一个月向灾区送水;甘南舟曲、陇南成县及天水市部分县区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驻军部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灾。
灾后重建、共建新农村。每个团级以上单位帮扶一个重灾村,帮建一所学校,团级以上领导每人帮助一户重灾户。共投入9600多人次,机械车辆700多台次,协调资金600多万元,捐款220多万元,缴纳“特殊党费”300万元,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力帮助地方维护稳定,在完成好各项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承担了伏羲文化旅游节、明星演唱会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执勤任务,维护了社会稳定。
军民融合、探索发展。为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开展了“双四好”、“天兰双拥文明线”、创建军事保障线、安全运输线、精神文明线的创建活动。天水14个军地单位和20名个人被评为全省军民共建天兰双拥文明线先进。开展了双拥理论学习研讨活动,提出全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领域,做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使广大军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加深厚,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实现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全面提高,为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开展了双拥主题实践活动,分层次对720名乡镇领导干部、双拥工作人员和双拥工作联络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开展了“六共”、“双献”活动。通过“共学创新理论、共塑思想道德、共促经济发展、共铸钢铁长城、共护社会稳定、共建和谐社会”的“六共”活动,协调军地基层共建共育,共同提高。针对军地实际,组织开展了“亲情献军营、爱心献女童”的“双献”活动,帮助驻军部队新入伍的单亲家庭义务兵和孤儿义务兵安心服役,报效祖国。
落实政策、解决困难。为保障全市10476名重点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优抚配套资金370多万元,及时兑现到位。全市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面和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面均达到100%。四年来,共接收城镇退役士兵678人,已安置659人。大力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工作。2010年以来,全市举办7期退役士兵就业培训班,共培训退役士兵389人,为自主创业和就业提供了方便。努力为伤病残退役人员排忧解难,使他们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广泛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和走访慰问活动。全市有775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和驻军部队与661户重点优抚对象结成帮扶对子,落实帮扶资金50多万元,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通过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全市双拥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信赖、相互依靠的鱼水关系,在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为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道路,促进天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驻军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薇】7月3日,市政府召开甘肃省(东片区)首届创业项目博览会筹备工作督查汇报会。据悉,甘肃省(东片区)首届创业项目博览会7月11日至13日将在天水市举行,届时,定西、天水、陇...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