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莉
山西火锅店爆炸事故发生后,兰州市迅速掀起了火锅店安全整治风潮,兰州市要求在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市火锅店的瓶装液化石油气“气改电”工作。一时间,兰州火锅“圈子”面临冰火两重天:一些原本使用天然气或者电磁炉的火锅店没有影响,家家客满;而一些使用瓶装液化气的火锅店只能暂时停业。随之出现了“改造后用电负荷过大”“改造线路中重新装修”“成本加大后利润无力维系”等问题……何去何从,兰州火锅店将面临洗牌等新的考验。
改造中 诸多难题考验业界
去年11月26日,城关区对定西南路3家火锅店液化气使用情况进行了第一次安全检查。随着查封液化气瓶、停业整顿等一张张“罚单”的开出,标志着城关区全区火锅店“气改电”工作全面展开。
考虑到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城关区将10天整改期限放宽到15天,最后又延长至年底,要求全区所有火锅店年底前必须全部完成“气改电”,否则一律关门整顿。同时,管理部门在申请、报批时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时间、上门服务,实行电价优惠,斥资60万元补助金帮助经营户改造等等,大力扶助加上经营者自行改革。尽管如此,在“气改电”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火锅店遇到的难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改造后用电负荷过大、改造线路中重新装修成本加大两方面。
难题1:难保本 转让的店多了
这场“气改电”行动中大多数火锅店的液化气瓶顺利改为更加安全的热源,全面升级的火锅店安全系数有了保障,而一部分火锅店由于资金原因不得不退出火锅行业,无奈地选择转让、关门。
“负担太重,我只能放弃改造。”安宁区一家小火锅店的李老板告诉记者,这几年自己原本就一直经营惨淡,如今要改造,高额的电路改造费和购置电磁炉、桌面等费用他实在是难以承担。而且,由于所租铺面结构较复杂,改造不好布线,再加上高额的运营费用和房租等负担,他不想继续经营下去了,不得不将店面转让。李老板说,今年他打算不做火锅了,看看有没其他的餐饮种类,投资不大就试试看。
在城关区一火锅店已接近晚饭时间,记者看到店内只有几位顾客正围着酒精炉吃“小火锅”。据火锅店的时经理介绍,以前每天都能坐满60~70桌,现在最多只能坐30多桌。“火锅店在改电的过渡期内遇到了不少困难,生意受到影响是难免的事,不改革根本没办法生存。”就如时经理所言,很多小火锅店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亏损,还没等“气改电”实施完成就退出了,压力太大,他们只能选择转让或者转行。
大火锅店同样也面临成本忧虑,记者在跟随城关区“气改电”联合检查组检查时还了解到,兰州有一火锅店连锁机构也在整体出租,这家机构共有10余家火锅分店,桌面达到300多个,已改造以电为热源的桌面89个,尚有220个桌面未改造。如需改造,需换置一台大功率变压器,资金额100万元,但该机构已无力负担高额的改造费,只好整体出租。截至去年12月31日,仅城关区改行或关门的火锅店就达到了16家。
难题2:少数火锅店还在等电
虽然时间进入2013年,但仍有一些火锅店在等待电的到来。“只要电压调试好,我店里所有灶头就能立即用上电磁炉。”位于中街子的大丫头火锅店梅老板说,这里的两家火锅店都因为电的问题至今还在等待,目前只经营干锅,或暂时用酒精炉过渡。1月4日,记者再次来到该火锅店时看到,店内电表箱和电线线路均已安装完毕,买好的电磁炉摆在一旁,火锅店仍因用电困难没有换上电磁炉。梅老板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旁边的伊家园火锅情况类似,店内看不到几个客人,老板心急如焚。梅老板告诉记者,目前已和电力部门达成意见,近几日就来换变压器,完成电压增容估计不远了。
七里河区建兰路嘉福元火锅店一名服务员告诉记者,他们于去年11月29日向供气部门申请安装天然气管道,与燃气部门多次沟通后预计春节过后就能安装。其实,部分企业所租店面不具备用电转供能力,房东又不同意扩容转供,电力部门现场勘查后也不同意为商家直接供电,使得一些火锅店改造受阻,少数仍未用上电磁炉的火锅店供电供气手续短期内还无法办理完成。
在这次“气改电”行动中,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火锅店的老板们,如在定西南路一条街就有9家火锅店,如果家家都用电磁炉,电的供给根本不够。新的一年记者再次走访发现,不少火锅店店主都想出了应对办法,很多火锅店都变了样。比如伊家园火锅店就将店内一部分灶头换成了酒精炉,另一部分使用电磁炉。在市内其他一些火锅店内,条件允许的都换上了电磁炉,资金困难的企业则采取了迂回政策,城关区甘南路一家小火锅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暂时换成酒精炉,等将来电压允许,有了钱的时候再逐步换成电磁炉,这样两不耽搁。
改造后 新生隐患不可忽视
眼下,全市火锅行业的改造已经告一段落,此次火锅行业大洗牌的结果正式宣告兰州市火锅液化气加热时代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让市民外出就餐时多了一份安心。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火锅店“气改电”后也随之而来产生了新隐患,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隐患1:闲置气罐堆墙角
近期,兰州市火锅店“气改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改造后的旧气罐流向何方了呢?采访中,记者发现一家火锅店将淘汰的气瓶堆在小储物室内,甚至还有被堆在距就餐区不足1米远的墙角。相关资料显示,1公斤液化气的威力几乎相当于5公斤TNT炸药释放的总能量。联合检查组相关负责人称,气罐产权仍为店方所有,他们对气罐的监管仅限于强制拆卸、责令停用、限期更换等,无权强制没收,对存在的隐患也很头疼。更有甚者,如果这些气罐流入废品回收点或进入地县餐饮市场,会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隐患2:用电安全受考验
在专项检查中,记者跟随检查人员来到了一家火锅店。记者粗略数了一下,这家店至少摆有30桌火锅,如果全部换成电磁炉,按每桌一个、每个1000瓦计算,就需要30千瓦以上的用电。
“一个电磁炉上千瓦,如果一家火锅店一口气连上几十个,对用电安全问题也将是个严峻考验。”工作人员说道。这家火锅店店主向检查人员解释说,本来打算在限期内改用电磁炉,但由于现有的电线无法支撑这家规模不小的火锅店使用电磁炉烧火锅,目前她正在申请更换供电线路。“改了电磁炉,如果用电设备不合格,电压负荷过大,容易烧了导线,隐患也十分严重。”检查人员向记者介绍。出于这种考虑,此次检查在排查液化气罐的同时,他们也责令部分业主整改用电方面存在的问题,务必将这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未来路 安全改造需再升级
根据兰州市工商局发布的数据,目前全市413户火锅店均如期完成改造,全市火锅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如今走进兰州市大大小小的火锅店,已经很难看到液化气瓶的身影了。但是未来,整个餐饮行业在安全之路上还有很多事要做,毕竟除了火锅店外的餐饮经营企业也普遍存在瓶装液化气的安全隐患。工商部门规定,今后对于新建、改建、扩建餐饮经营户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一律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工商登记部门还将依法严格审核餐饮登记事项,杜绝新办餐饮企业使用液化气,建立规范的审批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餐饮经营户全部进行现场勘验,杜绝新办餐饮企业经营者让液化气罐进入消费场地,将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和全市413户火锅店改造不同的是,这些经营场所更加复杂,监管难度加大,因此推进安全改造升级的道路更加漫长。
新闻推荐
按照择急择重、量力而行和普惠制原则,今年甘肃省将继续为民办实事铺就幸福路 为民办26件实事
商报讯(本报两会报道组)今年,甘肃省将继续着力在改善民生、环境保护、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下足工夫,全省各级政府及部门将致力于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继续实施“十大惠民工程”、稳步推...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