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4月17日,当天的最高温达到了将近28℃,急速上升的气温让很多人感到了初夏的气息。然而就在这样的天气中,本报编辑部却迎来了一位特殊而又熟悉的“老朋友”,他就是《兰州通》的作者李家祯老人。68岁的他,一个人骑自行车载着近百本自己写的《兰州通》以及地图册,在烈日下骑车两个多小时,特意来捐书。
今年68岁的李家祯,是一位普通的兰州老人,从2000年开始至今,他共自费编纂了数十本《兰州通》系列丛书,还自己编印了一张兰州市区交通旅游地图,为兰州市民的出行和外地游客了解兰州带来了极大便利。而这次前来捐书,李家祯老人也特意带来了自己编纂的《兰州通》之医患手册,在这本书中,李家祯老人通过多年实地走访、调查、收集资料,对兰州的各个医院各个科室做出了介绍,还对医院里的哪些专家擅长哪些疾病方面的医治也做了介绍。除此之外,还收集了很多健康常识以及治疗养生方面的知识。此次前来捐书,李家祯老人特意带来了四十本医患手册。他告诉记者:“去医院是家家户户都避免不了的事情,这本医患手册提供的信息特别多,也很方便。这样的书籍放在社区图书室,一定对社区的居民特别有用,也能给居民带来最大程度上的方便。”除此之外,李家祯老人还带来了多份自己编印的兰州地区交通旅游地图,图中不但对兰州的各个路段详细地标记出来,还标注了公交、商场等多种便民信息。李家祯老人希望这样的地图放在社区图书室,也能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更全面的了解兰州。
当天下午四点多,李家祯老人满头大汗地来到了本报编辑部,他告诉记者自己两点就从甘南路附近骑车赶往兰州日报社,但是由于路途比较遥远,而且自己带的书太重了,所以走到报社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辛苦点没事,能把书送到各个街道社区就好了!”李家祯老人真诚地对记者说道。他告诉记者,自己除了已经出版的十余本《兰州通》,现在还根据“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主题正在编纂《兰州通》之旅游手册,他为这本书也跑了很多地方、付出了很多心血,现在这本书即将出版,也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除了当天来捐书的李家祯老人,还有一些读者也送来了自己捐赠的图书,有的人只是默默地将书留在了兰州日报的办公大厅,而不愿留下自己的姓名。而在各个街道社区的捐书点,捐书活动也还在火热进行之中,在此本报记者也邀请更多的市民或者单位参与到此次给社区图书室捐书活动中来,在传递知识和爱心的同时,也让社区图书馆的资源更加丰富。
本报的捐书地址是:兰州市雁南路299号兰州日报社15楼都市新闻部。
新闻推荐
【本报讯】据海关统计,2013年1至3月,四川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8.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62%;其中进口总值15.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41%;出口总值13.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强。贸易逆差2....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